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市政府要求在全市进行网格化核酸检测筛查和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这对于一个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疫情就是命令,各区街道居委会紧急行动,第一时间发布社区志愿者招募令。我校离退休教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报名,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构筑防疫屏障。
同济新村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我校教职工家属区,现有3100多户居民,近万人口。3月16日凌晨6点,接到小区临时封闭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我校老年舞蹈队丁波老师就主动走出家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协助居委干部在新村的东门磨菇亭、大草坪、同济幼儿园等处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当天高温,志愿者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 第二天又突然下雨、气温骤降,但作为一名志愿者,丁波没有退缩,而是跟其他青年志愿者一起,共同维护现场秩序。每做完一批,丁老师就跑去提醒下一批居民下楼检测。3月26日,她又是来回奔波,为分管片区的每栋住户登记并派送抗原检测试剂盒,还指导居民们正确使用。忙了一整天嗓子都沙哑了,但她却说:“我这点辛苦算什么?那些医生穿着大白防护服,工作强度那么大,连口水都不敢喝还坚持不离岗,才是真的不容易!大家都为疫情防控出力,上海加油!杨浦加油!同济加油!”

同济新村居民核酸检测秩序井然

丁波老师做志愿者发放新冠抗体自测剂
我校附属口腔医院退休党员沈君佐,医学院退休党员盛红华,机关退休党员孙金花、杭林红、逯勇、戴菊生等多位老师也都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各自小区的志愿服务。他们有的身穿防护服,利用自身医务工作者的特长,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小区的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指导工作;有的在现场帮助维持秩序,教居民们用手机登录“健康云”,登记检测用的二维码;有的则上门对老弱病残人员进行专门登记,并及时安排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检测。

孙金花老师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我是共产党员,危难时刻就应该挺身而出,在第一线起好带头作用!”孙金花老师这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很多老同志的心声。整整两天下来,虽然嘴上不说累,但有的老同志脚肿了、嗓子也哑了,孙金花老师几天前不慎跌倒的伤口愈加疼痛。当听到小区几次检测全为阴性的好消息和居委会书记宣布小区解封时,大家心里都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医学院退休书记盛红华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得到了所在街道和居委会干部的一致赞誉。杭林红老师谦虚地说:“为社区居民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感觉到很充实也很自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人人都尽一份力、团结一致,共同守‘沪’。”

杭林红老师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机关退休二十支部的逯勇、戴菊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