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产业系统的“特派援”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与担当
来源: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
时间:2022-03-24 浏览: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在党委带领下,成立公司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公司全体领导干部主动担责,下沉一线,周密布置,精心安排,有条不紊推进产业系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3月9日晚,产业系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联络机制,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协同产业系统各家单位疫情应急工作小组,迅速恢复运转应急组织体系,主动开展人员排查,全面摸清人员底数,不间断、不停歇跟进人员核酸检测情况,根据最新防疫态势及时发布工作提示,积极应对防范各类防疫风险,切实保障产业系统平稳、有序。


虽然办公地点在校外,但只要集结号一吹响,产业系统全体职工便运用校外优势,为同济防疫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和所有校内人员一起同舟共济,共御风雨,
在同济控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里,有这样一个党员,他叫胡震。他是同济产业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员,由于对产业系统单位、人员情况非常熟悉,他主动请缨担任疫情防疫工作推进的主要工作对接人,和同工作组的赵靓、茅韵卿3人点对点对接产业系统20余家在沪单位的7300余名职工。


此轮疫情需在短时间内排摸掌握产业系统人员数据,3月9日晚至3月12日是学校人员底数摸清工作最重要的关键时间段。工作时间紧,加之产业系统人员分散,各单位办公场所分散、人员性质不同,校内信息不能直接转发、群发,需要一对一、点对点电话或微信通知,胡震自3月10日起全天24小时待命,值守在电脑前应对各方信息,通过电话、微信,时刻对接产业系统单位疫情防控联络员,传达沟通各类防疫信息。及时跟进产业系统留校人员情况111人、涉及3月6日及以后进入四平路校区的人员168人、各校区范围的全部企业员工4408人以及同济控股管理开通进校权限人员237人的核酸检测情况,根据核酸检测时间点紧跟各单位人员核酸情况。自3月14日起,对产业系统在沪各单位7300余人校内情况、上班情况、居家办公以及拟次日入司人员情况进行统计,严格做到当日汇总、当日汇报,不遗漏一家、不遗漏一人。



上海市委曾评价大学科技园为“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同济大学科技园“四园一基地”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优势、积极行动,有效助力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沪西校区的防疫工作。
在同济孵化器,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的名字叫“特派援”。他们大多来自孵化器以及园区企业党员的中坚力量,还有主动请求在防控疫情战斗中接受党组织考验的积极分子和刚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青年人。这支队伍由同济孵化器支部书记、总经理赵念担任队长,他主动冲锋在前,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尽最大努力抗击疫情、服务群众,织密织牢园区疫情防控安全网。
当得知所有人员为一张核酸检测报告而奔波排队后,赵念决定在园区开设现场核酸检测采集点,由徐欢主动对接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了包括入驻园区企业在内256人免费核酸检测采样服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当得知学校学生处发出急需置物架的求助后,赵念带领“特派援”们联系四平路街道服务办,把7个置物架送往铁岭路同济校外博士生宿舍楼下。由周昕翔连夜加班在现场协助完成安装,用于安放隔离同学的快递和外卖。3月14日至今,周昕翔还主动代学校应急采购单层加厚毛毯300件、加固折叠床100张、睡袋150个,并于3月16日下午组织人员将上述用品送至四平路校区,累计发往同济大学校区“闪送”服务6车次。




当得知四平路街道社区急缺配合全员核酸检测的人手时,赵念又带领“特派援”们奔赴一线,全力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热情耐心指导群众扫码、采集信息,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四平路街道开展为期全两天的两轮核酸检测工作中,参与志愿服务15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6小时。赵念、徐欢、周昕翔、郑炎辉、冯高远、沈岚……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在这一刻“特派援”三个字成为了他们在这场战“疫”中最有温情,也最具力量的身份。




普陀分园园区总经理孙鸿岩为协助沪西校区防疫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带领园区人员不分昼夜为一门之隔处奋斗在沪西校区的师生们购买搬运用的小推车,分批运送洗衣液、拖鞋、洗洁精、牙膏等生活物资,并制作抗疫宣传海报80份、志愿者工作证100份。


嘉定分园园区总经理顾文洁第一时间组织园区支援了嘉定校区2000只口罩,并与嘉定校区管委办保持密切沟通,以随时准备提供必要支援。
杨浦分园园区总经理钱学标为解决“守门”难题,探索运用智能设备“人脸门禁测温一体机”以快速有效地收集、研判、核查各类突发状况,建立“信息化”的防疫大网。进入园区的员工只要站在测温仪前打开健康码往读卡器前一扫,0.3秒内员工的健康信息数据(包含健康码、通行码、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体温)便可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实现了高效的防疫管理。


众人拾柴,微光虽渺,万丈成炬。除了同济控股、孵化器、普陀分园、嘉定分园、杨浦分园之外,设计院、规划院、出版社、同济工程咨询、同济检测等校办企业都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此次抗疫中充分发挥出党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尽力解决职工的忧虑和需求。同时,积极筹措资源协助同济大学开展防疫工作。在抗疫过程中,产业系统积极号召广大党员行动起来,有无数的“特派援”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身为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让党旗成为飘扬在同济大学战“疫”一线最鲜艳的旗帜,让“同舟共济”的大学精神更加闪耀。(陈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