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顾祥林:以课程改革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01-11  浏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始终关注并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2016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3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特别是20213月,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修订完善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版)》,全力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可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表面化、理论与现实脱节、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够等问题,一些思政课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动教、应付教等现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发挥不够充分,等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入脑入心,还需瞄准学生、教学、教师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协同发力。

深入了解学生内在需求

需求是动力的源泉。高校学生的内在需求能够引发其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又是构成高校学生意识觉醒的核心力量。因此,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把握学生的理论需求和发展诉求,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重视学生的认知逻辑和接受逻辑,使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能够完成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自我建构,充分发挥自身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通过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和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相互学习的良好习惯,使高校思政课能够成为学生价值观引导、学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引擎。

持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

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也是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要想在深化思政课改革的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具体生动的方式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正反比较、中外比较、润物无声。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延伸,必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思政课面向社会生活和现实情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化自身的思想认知并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实现入脑入心。网络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在获取线上数据的同时掌握学生需求与学习动态,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时刻避免走向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关键。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坚持以“六要”为原则,深刻领会“八个统一”的教学理念,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自觉的责任担当意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言传身教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过硬的素质本领增强教学的学理性,通过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师还要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方法艺术感染学生,以真实的情感表达调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并推动其自觉付诸于实践。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抓住学生内生动力、教学创新活力、教师育人实力,深化高校思政课高质量改革,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真正推动高校师生笃信笃行,为培育新时代新人擦亮鲜红底色。

作者系同济大学副校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