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我校改编创作的《霓虹灯下的哨兵》成功首演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1-05-07  浏览:

“南京路上好八连,霓虹灯下新哨兵。”5月6日晚,作为同济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献礼建党百年的红色剧目之一,我校改编创作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嘉定校区成功首演。该剧改编自同名话剧,讲述了解放初期,围绕保卫上海滩的一场暗流涌动、惊心动魄的故事。

武警某部副政委王磊强、政治工作处主任朱阳,我校学研工部、团委、嘉定校区党工委、嘉定校区管委办、艺术与传媒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嘉定校区各学院、同济附属中小学的师生代表500余人共同观看了演出。

整场话剧以著名的“五卅”运动为开场,同济先烈、反帝先锋尹景伊与同济学生、上海市民在南京路共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面对敌人威胁,尹景伊及示威人群毫不退缩,在“宁为牺牲而死,不为失败而生”的高呼中,尹景伊不幸牺牲在敌人的刀枪下。这也为后续剧情的发展进行了铺垫。

24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在解放上海之后,负责警卫南京路,战士们虽身处歌舞升平的十里洋场,却和美蒋等反动派势力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指导员路华和连长鲁大成及时发现队伍中个别战士的错误思想,并通过童妈妈和春妮的教育帮助,加之解救童阿男姐姐阿香、逮捕特务分子等一些事件,坚定了全体战士的战斗信念,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全剧在不同年代的武警战士站岗守卫上海、保护人民的坚毅身影中落下帷幕。

大幕落下,全场观众为塑造了生动人物形象的演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次剧目演绎不仅在内容上作了创新,在原有红色艺术内核基础上编创生动剧情以增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并以沪语演绎强化了故事依托的上海“南京路”这一本土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中央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大型旋转装置,以“南京路”不同时期的装饰布置为主体,随之装置变换进行着不同场景切换,极大地增强了场景连贯性和艺术感染力,也喻指先辈志士们的坚定信念和高尚精神穿越历史而来,将得到传承弘扬而历久弥新。

担纲本次剧目演出导演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董逸是上海人,他说,南京路反映的是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他介绍,同济师生创作团队对原版《霓虹灯下的哨兵》进行了合理的改编,一方面结合同济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同济元素,将同济先烈尹景伊的故事进行展现。另一方面,在叙事上添加了悬疑性和趣味性,希望更加符合当今年轻人的观剧喜好。

武警某部副政委王磊强观演后表示,本次剧目演出通过结合新时代元素进行改编,更加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不仅生动讲述了历史,也让观众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教育与感染。希望同学们始终牢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要把这份红色记忆和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校师生还专门前往中队所在地进行了交流学习。武警战士为《霓虹灯下的哨兵》一剧中饰演军人的演员们进行了军姿军容的展示和训练,帮助同学更好地通过军姿展示表达对党的崇高信仰。

现场精彩的演出给观演的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反响热烈。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党员甘露顺表示,观演时就为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所深深打动,这激励着我辈青年牢记党对我们的希冀,奋发有为,让青春绚丽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退伍博士生王涛表示,通过这部剧,他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作为一名退伍学生,他将把在部队学习到的解放军精神传承发扬下去,以持续奋斗的姿态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本次剧目演出依托艺术与传媒学院表演专业毕业大戏,剧中演员主要由艺术与传媒学院2018级表演专业学生主力担纲出演,2019级、2020级同学参演。排练期间,师生前往武警部队驻地和“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五一假期期间,参演师生们也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筹备演出,希望将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现在舞台之上。

在不同演出场次中饰演剧目主线人物童阿男一角的学生来子旸和吴佳炜在谈及参演感受时都提到了“信念”和“使命”两大关键词:“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部剧了解到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使命,前可上阵临敌、后可建设一方,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感受我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专业信念和职业使命感。”

此次演出由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校团委、嘉定校区党工委协办。(文/柳毅、刘悦、傅逸珺      图/王佳沛、刘芷毓、郑仲燕    视频/马汀、刘悦)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