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国内首部《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成立国内首个交通学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构建横向覆盖全专业的课程思政群、纵向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课程思政链,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率先制定每门课程立德树人达成指标;首次系统提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和工作机制……定标准,建平台,绘蓝图,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以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简称交通学院)“大招”不断,实力吸睛。
六大系列“营养套餐”
“在运力紧张的前提下,如何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高效运达武汉?”“如何布局应急物资中转站?”“隔离区的生活物资如何调配?”……《运筹学》空中课堂上,滕靖教授从疫情防控中的交通运输导入,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将烧脑的专业基础课变身爱国主义大课。
同学们学得既投入又激动,“这是真的实战演习,在设计优化决策中,我体会到了疫情防控的艰难和医护人员任务的艰巨。”“面对灾难,交通运输大有用武之地,这同样是为‘交通强国’建设作贡献。”……
滕靖教授讲授《运筹学》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有哪些变化?”“你觉得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可否设计一个方案?”……《交通工程学》“云”课堂甫一开讲,杨晓光教授就抛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的意义是什么?杨晓光认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不能仅限于梳理知识脉络,“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学生在学这门课的时候有爱国、报国的意识,未来才能将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的发展”。
杨晓光教授讲授《交通工程学》
在交通学院,专业与思政深度融合不是个例。叶建红副教授负责的《交通战略与政策》课程以战略思维串起回归初心的责任担当、综合协同的战略视角和精益求精的政策素养;杜豫川教授负责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课程特别增设“疫情之下,责任在上”专题赛道,征集了18道疫情防控中的交通运输问题供学生研究;2019年,学院又陆续开出《交通运输与人类文明》《交通行为心理学》《交通战略与政策》《批判性思维与方法》等“溶”进鲜明思政味儿的专业课……
26门领航课程,堪称全校之最。交通+思政,为何能擦出这么多火花?
“我们学科对课程思政天然有需求。”交通学院院长凌建明说,“交融天地、连通万物,交通学科具有宏大的格局,不同于传统的工程学科。建设交通强国,为交通人带来更为广阔的舞台,也对交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色的交通人才不仅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匠心精神,还需要强大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更需要战略思维、全局意识和家国情怀,其知识体系除了要有扎实的工学基础,还必须涵盖战略、政策、法规、安全、管理、人文等诸多方面。”
“实际上,有些内容在以往的课程中都有体现,2017年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借此契机我们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学院党委书记吴兵告诉记者,通过挖掘学科思政元素和凝炼学科思政内涵,学院构建了交通社会人文、交通政策法制、交通发展理念、交通管理思维、交通责任担当、交通创新实践等六大课程群。
“这就好比是六大系列‘营养套餐’。”吴兵笑道,“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年级,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套餐’,力求让学生‘营养均衡’。”
菜单够丰富,大厨水准如何?李兴华、赵鸿铎、涂辉招、董洁林(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林坦、潘海啸(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杜豫川、杨超、邹晓磊、叶建红、唐伯明(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叶霞飞、张轮、王洧、张晓光……学院资深教授+跨校跨系大咖精心烹制的大餐,想不可口都难。
“这只是《交通运输与人类文明》这一门课的教学团队。”凌建明说,“交叉融合是我们的特色,其他课程还引入了法律、心理等专业教师,与医学、电信、汽车等学科的合作目前也在计划中。”
李兴华教授讲授《交通运输与人类文明》
立德树人,功夫不全在课堂
“立德树人,课堂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战场。强调思辨,要求行实,是我们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吴兵介绍,基于教学与思政融合的管理机制,学院近年来逐渐探索出以第一课堂专业课程为核心、第二课堂思辨和实践平台为外延拓展、学科文化为环境浸润的三圈层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切实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
课堂思政早已延伸至课外。围绕交通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依托重点交通工程,以专业实践扎实工程教育、锤炼奋斗精神,以社会实践认知国情社情、树立责任担当,以红色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情怀,学院搭建了由“二支队伍”“三类基地”“四维活动”构成的“二三四”校外育人平台,创新出三维立体交融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百科讲坛加强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校友讲堂培植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学术论坛拓展学术视野与创新思维……400多期“同路人”系列论坛,形成了校友和行业专家两支导师队伍。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作客“同路人”学术论坛
2013年,学院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签署基地共建协议,一大会址成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课堂。学院团委副书记张桁嘉已在一大会址志愿讲解12年,他与学生志愿讲解员为超过700批次、近3万名高校师生和全国游客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截至今年,学院向一大会址共输送23名志愿讲解员。
张桁嘉(右一)为西藏农牧学院师生讲解“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
每年夏天,交通学子都在贵州赤水红色革命老区进行短期支教。这项社会实践从2005年至今已持续开展15年,近百名交通学子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挥洒在革命老区的课堂上,也在这里汲取着源源不断的红色养分。2019年,由2名博士、5名硕士以及3名本科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再次出发,10名团员为赤水七中的孩子们准备了英语课、桥梁手工课、时间管理课、街舞课,用他们所学所长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不仅通过支教传递知识,实践团队还将自己所学服务于乡村振兴。他们开展“百里十乡”农村公路安全振兴调研,踏勘赤水市农村公路网、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沿线安全状况,最终形成调研路段安全提升调研报告,完成的《同路“济”承贵州情,交通铺筑中国梦》交通调研实践项目荣获2019年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
交通学子赴贵州赤水社会实践队成员现场踏勘
文化浸润,润物无声。考察当代重大交通工程、寻访历史重要交通工程和溯源学院历史传统……假期里,几位青年教师带着学生团队辗转各地,梳理学科发展文化脉络和典型。“学科前辈人物传记和口述史计划明年完成,学科发展史已出版第一辑。”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晓磊告诉记者。
同学们感触颇深,“有创系老前辈,有杰出校友,有同济交通人的智慧之作,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重大交通工程中,处处活跃着同济人的身影,在溯源之旅中,同济交通人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无数次在我心中激荡。”……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持续的深耕细作,带来的是累累收获。
前不久,学院博士生马明杰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与返乡大学生联合起来组成大学生抗疫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检测关口、贫困户家,用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获“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2017年,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上,学院的研究生团队荣获大赛创客冠军和特等奖;两个团队在首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分获二、三等奖;三个本科生团队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卢寒剑主动赴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热萨乡政府工作,获学校扬帆奖特等奖。2020年,学校选送的中央选调生中交通学子占75%。截至今年,学院已向全国输送40余名优秀选调生。
满怀报国之志的交通学子毕业奔赴五湖四海,在工程建设、基层服务中奉献他们的青春力量,赢得声声赞誉,“专业扎实,难能可贵的是,还有战略思维、全局意识和协调组织能力,这正是建设交通强国所需要的后备人才。”“有家国情怀,有理想信念,愿意扎根基层用自己所学为民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优秀的毕业生我们还想再‘预订’几个。”“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富有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同济出品,实属精品。”……
好的教育,是相互成就。在课程实践中,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专业思政师资: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孙立军,上海市教卫党委“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朱兴一,上海市“十佳好人好事”荣誉称号获得者周顺华,优秀援藏干部张轮,上海市教育党史讲解专家、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张桁嘉等。2018年,黄世泽副教授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在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校内青年讲课竞赛中同时收获二等奖;2019年,他讲授的《电子技术基础》获评学校“名课优师”。今年6月,2019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揭晓,交通学院的“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和实践研究”荣获一等奖。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受惠的不仅仅是学院师生。
9月17日,在2020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赵鸿铎、邹晓磊、钱鑫、肖军华等团队研制的《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次围绕专业门类研制开发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从实施到管理,可谓一册在手、应有尽有,这份“操作手册”式的教学指南必将有力推动交通学科课程思政真正落地生根。
课程思政资源也在积极向外辐射。学院立足学科思政特色向行业学校辐射,面向重庆交通大学等西部高校同步直播“同路人”论坛、《交通运输与人类文明》课程;运用红色思政资源向边远地区辐射,与“一大”会址纪念馆共同将优质红色教育资源送到西藏农牧学院,举办“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推进“德育一体化”向中小学辐射,与上海嘉定区、徐汇区多个中小学开展德育、交通文明一体化培育,播种交通运输未来的希望。(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