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举办“疫情下的新闻传播应对与走向”学术论坛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0-06-04  浏览:

5月30日,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澎湃新闻、《新闻晨报》、《探索与争鸣》杂志、SMG 都市频道、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联合协办的“疫情下的新闻传播应对与走向”学术论坛在嘉定校区艺术与传媒学院惟新馆举办。论坛依托“部校共建暨院媒合作项目”,通过嘉宾现场讲座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本场讲座吸引了线上近两百位师生的参与。

澎湃新闻总编助理高剑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新闻晨报》周到全媒体中心总经理秦川,我校人文学院教授张生,《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SMG 都市频道副主编徐雯婷,附属东方医院护士长高彩萍和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副院长王冬冬、副院长王建民以及徐翔教授参会,共同围绕“疫情下的新闻传播应对与走向”相关议题进行跨学科深入探讨。论坛由艺术与传媒学院负责人李麟学主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探讨新冠疫情下新闻传播的应对机制与发展走向,为国家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建言献策,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麟学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表示举办本论坛初衷有三点:一是历史上疫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阻隔,但在今天,新媒体创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新形态、新样态。二是医务工作者、传媒业界、新闻传播学界如何应对隔离,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现场报道、信息传播和正确的舆论引导。三是思考疫情对文化的影响、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和对传媒媒介的影响,以及未来传播的发展走向等问题。

在论坛讨论环节,孙玮教授讨论了疫情过程中的新媒体实践与城市网络再造问题,基于传播学视野分析了疫情过程当中的新媒体实践与城市网络再造问题。王冬冬教授深入分析了影视艺术治疗用于重大传染病疫情中的公众情绪疏导机制,提出重大传染病疫情中的影像艺术治疗策略。叶祝弟主编介绍了《探索与争鸣》对疫情专题的学术关注,基于疫情期间该刊收到的1500篇投稿,勾勒出学术画像。高剑平、秦川、徐雯婷三位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分别就全媒体手段下的疫情新闻采编与报道、报刊媒体在疫情期间的守正创新以及应急传播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

徐翔教授分享了关于疫情期间大数据传播的研究,深度考察了疫情期间微博意见领袖的情感特征。王建民教授则分享了虚拟仿真与应急传播的研究成果,深入说明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新闻传播教学当中的广泛应用。曾亲赴武汉奋战在方舱医院抗击疫情的高彩萍护士长则介绍了武汉方舱医院的医学传播的实践路径及特色。张生教授从文化维度分享了他对西方疫情传播的研究,指出疫情期间西方社会出现了三大文化趋势,并强调“文化就是传播和交流,而传播和交流就是文化”。

三个小时丰富的思想之旅,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从不同维度和学科视角对疫情下的新闻传播应对实践与发展走向进行了热烈讨论,相关议题值得学科发展持续关注。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