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麟这位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凡尔登邑居酒店11楼的住户,用他诙谐幽默的笔触一一记录下住在11楼的战友(私下里叫“兄弟”,不知为何不记女生?得问他)的点点滴滴:
11楼有我的战友、有我的榜样,还有温暖的兄弟。这是一群相互关心,互爱互助,齐心协力完成了抗疫的最终胜利的战友。期间有数不清的感人瞬间,动情时刻,大家都默默地奉献着。
11楼,很忙
刚到武汉,(叶)晓佟、(于)海洋刚忙完搭建自动帐篷,紧接着就去联络酒店工作人员和街道办事,迅速地找到了联络员,我们后来办事非常方便与他们的主动对接关系很大。有了地方上的联络员,支援武汉的物资,更加快速高效地到达。用晓佟的话说:我们11楼应该是整个驻点最忙的楼层了。因为大大小小的社会捐赠物资都是我们“物资站”去接收、统计,然后再联系大家有序地领取,基本每天都是早上一早吃完早饭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没有停过。晓佟说,整个11楼能够靠着“自家门框”找对面、斜对面聊天的时间并不多,唯一的一次是唱院歌,就连那次也还是在人员不齐(有人在帐篷、通勤车日常值班)的情况下组织的。晓佟说,最喜欢的就是每天晚上9点过后,我们能闲下来了,大家隔开距离的聊天,互相之间打打趣。我们没有时间用来忧郁、烦躁,每天赶着时间跑的,倒在床上就呼呼的。

有时候,物资集中到达,“物资站”的队友忙不过来,11层队员杜勇、洪旭德、陶华纷纷前来帮着清点数量、分发。那些方舱里工作的战友一回来,门口看到草莓、苹果、橘子高兴地,就在群里使劲儿感谢,兄弟们那个快乐劲儿:这是一群粗中有细、铁骨柔肠的好兄弟。

疗味蕾、修电路,仿佛回到了部队的光景
疗治队员们的味蕾,唤回战士们对美食的热爱,在战时的武汉、春寒彻骨的东西湖是一件政治任务,因为关系战斗力,因为水土不服的队员吃不惯湖北口味。雷撼院长召集杜勇、洪昶德、叶晓佟,到东西湖方舱医院驻扎停当之后,便成立了一个上海东方炊事班。王家麟说,我们劳累但虽苦而快乐,各种趣事每天上演,说笑着、打趣着,就忘了身在抗疫一线,一想到医护们吃上可口的饭菜那开心的样子便干劲十足,择菜、洗涮、淘米、暖锅的,一派热火朝天的,忙活景象,我们又见部队生活。大家自觉地听从杜大厨指挥,分工合作,把厨房和外面的场地变成了快乐的舞台,看,晓佟这个南方小伙揉起面来居然也很快有了模样,那馒头蒸的圆鼓溜光,一弹即破的光景;晓佟更是面带喜色,感觉自己快要出师了。队员心里,阿杜的饭菜,就是“幸福”的代名词。
阴冷潮湿的武汉,连电路也被冻住了。一天晚上九、十点的样子。9楼任慧娟老师房间突然断电跳闸了。我接到她的电话,她在那一头慌张地带着哭声跟我说“房间断电了,一片漆黑”。我心一紧:赶快!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在房间里,漆黑一片,任谁都慌了。我赶紧去叫洪昶德。正在此时,同一楼层的李昕老师房间也断电了!二话没说,叶晓佟与洪昶德,顾不上多说,拿起小台灯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到了9楼。晓佟说,德哥用他的专长,查查任老师的房间、查查李老师的房间,不一会儿,房间里又亮了。原来是房间里的电路问题导致跳闸的。
家麟、晓佟的11楼“筒子”群像:
雷撼:雷院住1108房间。他是女生心目中的男神,我们私下称呼他为“雷克SARS”。我们11楼、我们救援队的定海神针,大小事务运筹帷幄,有他在,我们稳稳地多了一份坚定和安全感。晓佟说,雷院基本上一直在房内,但他是最忙的,数不清的电话、数不清的会议,靠近他的门口就会听到他不是在电话就是在会议中。所以,我们每次发东西,都是悄悄放在他门口。“有精兵必须得有强将啊!”晓佟感慨。

徐红福:徐教导员住1112房间。保卫科科长。负责帐篷医院的保障、运行,党支部书记,我们的老大哥。凡事身先士卒,不畏艰难,还是队里入党积极分子的对标人、模范领头人。他是我们心中的一面旗,我们前行道路上的路标。

周程辉:小辉辉住1106房间。运营管理部医疗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管理,医院物资管理对接。是我们疼爱的小辉辉,又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除了调试设备、发放医疗物质,每天像根纽带一样,紧张忙碌地连接着武汉和上海。

叶晓佟眼里的程辉是这个样子的:周老师也是非常地忙碌,因为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防护物资和设备物资等,所有人的防护物品都是他负责分发的。日常工作中,周老师总是乐观开朗的样子。天冷那会儿,有一次发保暖内衣,他拿到手后回房间,换好以后就跑出来了,说“这个尺码不对的吧?怎么这么像女士的。”那一次把我们所有人都逗笑了,在工作忙碌之余,好性格、好脾气,带给我们很多欢乐。这就是周程辉。
黄国鑫:人称“黄药师”。黄药师住1109房间。药学部主管药师。负责药品管理,党支部稽查委员,团课负责人,是我们出色的药师。每天除了12小时轮岗外,回来还要负责开团课,开会讲解方舱用药经验。他还有一个隐形的身份就是我们的大作家,有感有悟,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张明鸣:明鸣住1101房间。医学影像科技师。负责方舱医院影像拍片。角色转换无缝且平滑的明鸣,平时幽默风趣,我们解压必备的心灵导师;方舱医院任务一下来,二话不说,风驰电掣地换衣前往方舱医院,我们甚至怀疑上一秒一起谈心大笑的是另一个人:明鸣,闲暇开心果,做事嘎嘣脆。

洪昶德:阿德哥住1115房间。运行保障部驾驶员。负责车辆驾驶、叉车驾驶、帐篷保障。力量型英雄,改装换新样样行。楼层停电了,前往查看,三下五除二搞定,还没等酒店派人过来,就修好了。

靳海洋:海洋兄住1119房间。保卫科特勤。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指挥展开移动医院帐篷,加固绑紧帐篷。在仅有的器材中,他变戏法般让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让我们每天看着鲜艳的红旗心里就敞亮。

刘博:小刘博住1106房间,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负责医院信息管理,病人电子病历档案。小刘博其实人高马大,身体素质特别棒,能飞起来扣篮。外表随意的一个人,工作起来认真细心,电脑信息问题,上手就好,没他真的不行!

叶晓佟:晓佟住1117房间。保卫科特勤。晓佟是个极为细心负责的人,与酒店街道对接,汽车租赁,物资接收发放,东西湖区对接,工作虽然繁杂琐碎却做得井井有条,这背后克服的困难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我对他印象就一个字:忙!

杜勇:杜大厨住1116房间,营养科炊事员。他的出现,一改我们心中厨师那“肥头大耳”“老态龙钟”的形象,我们的这位大厨是位有颜有型的帅小伙。你以为他只耐看那就错了,他下厨做美食总是不忍心打扰队友们,说大家都辛苦,厨房这点事不值得“呼朋唤友”。他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忙活,被发现了还笑着说“我们陪他吹吹牛、聊聊天就好了”。 一个人独挑厨房大梁,默默奉献,真要感谢他滋养、厚待我们的胃!

陶华:华哥住1112房间,运行保障部驾驶员。起早贪黑,白天一早出车,晚上很晚回来(常常跨夜),再远再晚,医护们出方舱总能第一时间回酒店,华哥说“他们哪怕早一分钟休息,我心里就舒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月30天,一天24小时,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他都是在漫漫等待中度过的:他们的事很小,但每一件都关系重大,且总是默默无闻地付出。
屠一鸣:屠屠住1105房间。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负责医院信息管理,病人电子病历档案。我们一般喊他屠屠,因为年纪比他大。他还是一个比较爱搞怪的男孩,经常会发出那种“ 哇哦、哇哦、哇哦——”的声音 ,还会一边鼓掌一边搞怪。

特别是他和小刘博之间,是同事,但彼此很搞笑的,都喜欢互相让对方喊自己爸爸(可能都小,喜欢大),比如拿饭,刘博:“太累了帮我拿个饭呗。”屠一鸣:“行啊,喊爸爸,这就去拿,哈哈哈。”这都是日常的玩笑场景,干活的时候,两个小伙真肯钻、真卖力,做得真好。
戴炎杉:小戴住1102房间。医学影像科技师。负责方舱医院影像拍片。小戴为人和善,说话中规中矩,做事很有分寸,有头有尾。比如问我借胶带、小推车,用完以后,必定会亲手交还给我。说话风格也挺逗的,这里就不说啦。

“坐在隔离房的阳台上(上海青浦的一家花园式酒店)回想着在11楼的44天,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却又历历在目,实落落得扎在了记忆的深处。”王家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