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上海市委副书记廖国勋来到我校四平路校区东区,调研大学科技园建设。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要求,集中各方优势资源,聚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燕爽,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陆靖,市科委主任张全,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副区长赵亮,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副校长吴志强等参加调研活动。
廖国勋一行参观了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的部分作品展、机器人砌墙等智能建造技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及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展,随后主持召开了座谈会。
廖国勋指出,要把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集成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各方协同发展。聚焦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将学术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
廖国勋指出,要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借鉴国际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高质量联动,坚定大学科技园与区域发展共生共融。要把握发展机遇,咬定发展目标,强化规划引领,优化政策支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全力打造高水平大学科技园。
会上,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杨浦区和市科委、市教委负责同志作了发言。与会人员围绕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进行交流。
陈杰汇报了我校科技园建设情况。他说,为贯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学校科技园提出的要求,学校将全力打造具有品牌效应和辐射作用的示范性大学科技园,继续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转型,希望在推动科技园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能继续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人才、空间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全面提升科技园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济大学科技园于2001年成立,2003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一园多基地”的布局。十余年来,科技园有力支撑着学校的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了学科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很好地嫁接了人才培养从课堂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产业,成为同济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科技园坚持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属性,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积极承接人才和知识外溢,助力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坚持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属性,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园区注册企业科技含量厚重;坚持大学科技园的区域属性,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优势,吸引AI企业三重集聚,激发城区发展新动能。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学科改造升级,进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与产业链延伸,推动多样化产业发展。(文/新闻中心 图/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