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医学紧急医疗队队员查韵的抗疫心迹

来源:附属东方医院   时间:2020-03-10  浏览:

记者手记

看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医学紧急医疗队队员查韵关于武汉春天的《援鄂小记》,我立刻想起北魏诗人陆凯的《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是啊!春天年年有,今年很不同!

人为什么会流泪,那是因为眼睛代替了嘴巴那说不出的悲伤……今年的武汉遭受大难,今年的华夏遭受国难。4万余医护人员奔赴战场,他(她)们个个都肩负着从死神手里抢生命的重任!查韵就是其中一位。害怕吧,当然害怕:父母已老,孩儿尚小,他们都是“陇头人”;他(她)们退缩了吗?上了战场,他(她)们已经与病魔战斗一个多月了。

心愿树下

查韵说,在方舱,自己的主班工作内容是电脑录入病人信息、医生医嘱、用药情况,直至病人出舱。据了解,这是一项需要扎实专业基础、较好电脑基础和足够细心才能做的工作。查韵干了一个月,她说,白天上下午都很忙,尤其是开头和前几天,因为病人的进出,所以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夜班稍稍好些。

工作中

“方舱里开药情况咋样?”记者问。

“方舱里,患者主要都喝中药1号,后来改进成为中药2号。患者、医护都喝;然后,针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药。”查韵介绍,中药2号的味道苦苦的,有点儿像黄连,最主要的是不好闻。这可谓:良药苦口呀。

不仅值主班,方舱里因为患者多,查韵每天服务性的工作也很多。像每天例行地要给患者测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等,高峰时每次200人;这里不像正规医院,病人生活上的琐事都找我们,像肥皂没了、餐巾纸用完了,拖鞋湿了,诸般事情都找过来了。像有位病人指甲长了,但方舱里公用的指甲剪找不到了,我就把自己的拿出来,变成公用的了。她说,我们雷撼院长、高彩萍护士长等领导,还带领我们捐出个人物资,洗发水、洗手液、护手霜、洗面奶等等,作为医疗队捐赠,发给患者。

共克时艰

查韵说,一个月的方舱生活转眼间就过去了。最初担心、害怕,但进入方舱后看见满眼都是患者,激发了每个人的职业潜能,身处患者群里反而心定了。每天想法设法为患者提供服务,服务的过程中感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听他们的甜酸苦辣,感受他们隐藏的心曲,感受他们对我们的关心,我的方舱生活一天天安生起来、舒服起来。

获奖啦

她说,患者中有很多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其中一位中年聋哑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达大家对他的关爱,有时激动起来两只手空中乱划,嘴巴里“啊啊”个不停,眼睛里泛着迫不及待的光。出院那天,他一直拍照,给每一位医护拍照,连午饭都没吃。他无法表达,只有用这种方式铭记自己的恩人:这就是中国百姓。

还有一位98年出生的警察,他还在实习期,但他报了名、进了舱,做着安保工作。他的勤快、热心和耐心赢得了每一位舱内人员的点赞。“他太小了!他真勇敢!”查韵告诉记者。

查韵说,东西湖方舱休舱,表明党和国家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做的其实和平时的护理工作没太大区别,英雄更是不敢当,只能说尽了自己该尽的本分。

她说,这次武汉之行,我收获很多:我们在尽力拯救生命的同时,同样的每一天都在被疗愈;支撑着我们跨过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的,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关爱。

战友们

她说,在人生的风景里,总有一些难忘的锦绣记忆。前两天,看到武汉大学的“樱花之约”,信中说“待疫情散去,武大樱花树下,我们不见不散!”滴水之赠,报以涌泉,这就是善良的武汉百姓。

医患成墙

她说,冬已远,春已至,愿身边的你我皆平安顺遂。

我的援鄂小记之——

春,如约而至

从洒进酒店窗户的暖阳中,从路边树梢里探头探脑的嫩绿里,我看到春,如约而至。

来到武汉后,我们过上了酒店——医院两点一线的极简生活,有了比往常更多的时间用来倾听,早晨的广播里滚动播放着消毒防疫知识,呼啸而过的车辆声寥寥,面包车最常见。

下班时对面驶过一辆小超市的采购车,车厢里每个空隙里都塞满了蔬菜米面、油盐酱醋。虽然艰难,但每个人都在为着生活努力。上班时跟我们一起搭班的民警聊天,想聆听同为一线且实时实地经历着疫情他们内心的声音。出乎意料是,大家的感受出奇一致。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里,我们记得的是人世间最真实的脆弱与痛苦,以及每个人在灾难来临时体现的那份坚强和勇敢。这是属于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特质,坚韧不拔、默默隐忍。

我们在尽力拯救别人的同时,同样的每一天都在被疗愈。

也许是武汉话里有着和我老家格外相似的口音,又或许是近乡情怯。有时格外想念我的老家,离湖北两百公里开外的那个小城。记得非典的时候,我还在乡下的高中复习,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周末也不能回家。有天中午我妈妈买了饼干炒了咸菜腊肉,骑着摩托车匆匆赶了几十里路从县城里到学校来看我。那时觉得,非典听起来很近,实际离我们很远。何曾想到,多年后的今天,我成为了抗疫大军里的一份子呢?

武汉的春天,早晨的风里还有凉意,但又不是不近人情的冰凉,出门的时候猛不丁地让你一哆嗦,你紧一紧衣袖,拉好衣领,它失了兴致,飘然扭头走了,那股凉意也就慢慢褪去,空气里就只闻得到沾着露水叶呀花呀散发的青气、香气。没有往日都市里的喧嚣,反而更可能多地去感受自我,感受生活。如果说疫情过后,有什么值得被铭记,我觉得应该是每个人在当下的心境。当生活化繁为简,你才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足够的经济基础维持着温饱固然重要,但支撑着你走过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的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关爱。

无论我们在这场疫情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段经历必定永生难忘。曾有泪有笑、害怕过也迷惘过,更一次次被鼓舞热血澎湃过。冬已远,春已至,愿身边的你我皆平安顺遂。


查韵

202038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