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烧脑”课变身课程思政,设计场地“云”调研,隔着屏幕开音乐会……同济教师“云”上授课记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3-02  浏览:

在空中课堂探索课程思政,设计场地“云”调研,隔着屏幕开音乐会……32日上午,同济大学线上开课,856门课程开讲,3万余名师生跨越千山万水,“云”上相逢。

《运筹学》:在空中课堂探索课程思政

“如何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运力资源条件,将口罩、防护服和其他急需医疗物资高效运达武汉、黄岗等疫情防控前线?”“如何布局应急物资中转站?”“随着各地确诊人数的动态变化,如何调配医疗物资?”……

32日上午10时,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主任滕靖教授《运筹学》如约空中开讲。《运筹学》是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平台课,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多位资深教师组成的《运筹学》教学团队。本学期有5个平行班同时开课,覆盖学院全部专业的大二本科生。

作为一门教给学生如何提炼问题、构建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的课程,《运筹学》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学起来有点“烧脑”。为了激发学生对第一堂课的兴趣,《运筹学》课程团队的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讨论,决定以本次疫情防控为背景编写引例,在阐述运筹学思想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通过专业知识的解析增进同学们对“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的理解,激发同学们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情怀。

线上开课前,《运筹学》课程团队组织了全院200多名二年级本科生在ZOOM平台上进行了测试,指导学生通过超星软件下载好电子教科书;老师们做足预案,各授课班都建立了微信群,确保遇到各类问题时能够实现师生的及时沟通。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滕靖老师通过canvas平台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为确保网络听课效果,教学经验丰富的滕靖老师还专门编制了《使用ZOOM平台上课的八个注意事项》,除了对课堂纪律、软件使用要求之外,还提醒同学们“上课前,房间先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用眼卫生,课间起立做眼保健操或远眺”。

“我们虽然独处在安静的房间面对着屏幕上课,但是心里要时刻想着眼前有50多位同学,在缺少神情互动的条件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微笑、语气亲切、调整好节奏,把往届同学课堂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多强调、多举例。”滕老师说:“我们会在课下作业中强调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要求,加强课程团队教师间的教学情况互通,增加对同学听课意见的主动询问。如果同学在家中能获得在学校教室里一样的听课效果,我们做老师的就安心了,我想这也就是一个教师对国家疫情防控工作能做的最大支持吧”。

《医学微生物学》:量身打造上课方案

“线上课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很方便。”“我觉得《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的网络教学设计蛮好的,直播也能回放,可以很好地复习。”“我觉得很棒,更能拉近与老师的距离,除了讨论不太方便,参与感确实更强。”

32日上午935分,口腔医学院43位本科生在线上完医学院副教授沈利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后,纷纷感慨道。

为了上好该门课程,沈利花了不少功夫。她多次与医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沟通反馈,医学院教学办公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医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寒假期间先后召开3-4次会议,教师们纷纷支招如何上好线上课程。215日,一份针对该门课程的调查问卷面向学生发放,学生们除了回答“你在线课程可使用的设备有哪些”“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式”等选项外,还详实回答了对在线课程的担心和建议。拿到第一手资料后,沈利非常欣喜。在她看来,成功的授课“不是仅由教师单方面设计教学,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学相长、良性互动”。

220日课程在zoom上试课,沈利向学生们反馈问卷调查结果,介绍课程授课方式,解答学生疑惑。“课前有学习单,直播课上要做笔记或整理思维导图,课上还有互动练习,课后有慕课资源共享、有作业,老师还在固定时间给我们答疑。”学生们对接下来的上课充满了信心:“老师课程设计更完整,学生上课更用心了。”

除了给本科生上课,沈利这学期还要给留学生、研究生上课。她给一门课设置了一个方案。“本科生课程是重中之重,目前采用以zoom平台直播为主、辅助雨课堂、医学院人卫试题库、微信群等多渠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留学生课程考虑到学生在全球各地的原因,以录播微课的形式为主。研究生课程是小班化教学,所以直播课更像是讨论会。”沈利这样说道。

《电动力学》:4平台保障师生线上线下教学效果

“以爱课程作为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慕课堂作为随堂测试平台、QQ群作为课程学习交流平台、ZOOM作为线上课堂讨论和答疑平台,利用4平台架起师生线上线下教学的保障机制。”

32日上午10时,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双媛开设的《电动力学》空中开讲。该课程是面向物理学专业类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2018年荣获上海市精品课程。由于课程对学生物理概念理解、理论推导能力要求高,部分内容理解难度大,课程教学团队在已有课程建设基础上,开课前多次线上沟通、研讨,并通过QQ群、zoom平台与学生研讨和在线调试后,确定了用4平台保障教学效果的模式。

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第一次线上授课非常顺畅,顺利在ZOOM平台上实现了课程PPT共享屏幕讲授、慕课堂签到和课堂练习、问题互动讨论等,进行了全程教学录像,可供学生复习和巩固。选课的93名学生全部签到,学生反馈活跃,达到了课程预设目标。

“开展线上教学,为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如签到情况快速反馈、随堂测试结果及时呈现、线上学习资源满足随时学习需求、疑惑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作业发布及批阅快速高效等”。谢双媛说道:“为了能保障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需要有很好的课程教学设计作为支撑。”

《结构力学Ⅱ》:鼓舞士气+带起节奏+检查效果+及时调整

新冠病毒疫情来势凶猛,网课已成为不二选择。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教授两周多前开始学习,收集资料、参加各种培训。开始几天他也一头雾水,之后学习高手老师们的经验,事倍功半后,逐渐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网课教学模式。

在孙老师看来,在线授课前,首先要建立和学生的联系,不管采用什么平台,需要把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学生有问题也可以找到你。孙老师采用的方式是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里用“问卷星”小程序对学生的上网环境、学习需求和建议进行了解,这对教师选择网课平台和教学模式很有参考价值。

“感谢我校信息办和各级教务、IT的老师和助理们,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搭建了很好的环境平台以及进行不厌其烦的培训答疑,从今天的网课效果看,还是十分顺畅的。ZOOM最接近我们平时在教室上课的模式,经过几天的磨合,绝大部分学生可以熟练使用了。”32日上午1135分,孙老师结束《结构力学Ⅱ》的授课后,这样分享他的经验和感受:“如果提前申请了,可以从同济网上课堂网页直接链接(courses.tongji.edu.cn)提前15分钟进入教室,如还没有申请,也可以通过zoom.tongji.edu.cn预约临时会议室上课。”

孙老师这学期开了两门本科生课和一门研究生课,有平行班,也有一门课由几位老师共同授课,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网课教学模式。《结构力学Ⅱ》面向本科生开设,是同济的一门精品课程,已有优质的慕课资源可以利用,所以教学组建议使用MOOC/SPOC+α模式。SPOC是与慕课配套的小班化教学平台,α则选择了ZOOM。教学内容包括讲课、MOOC视频播放、提问讨论和答疑等。68位学生对教学效果都比较满意。

“鼓舞士气——鼓励学生疫情面前不畏难,把它作为对自己的一次磨炼机会,克服困难,主动积极去学习;带起节奏——把物理空间上分散在各地的学生的气场聚起来,进入有节奏的学习状态;检查效果——实时关注学生的反映,请助教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孙老师这样总结在线第一课的体验。

孙老师说,春暖花开,疫情过后,期待老师同学们再聚充满活力的校园。相信那时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老师还是那些老师,而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原样,线下线上结合的模式应该会成为常态。

8+”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设计场地“云”调研

“每个城市都自己独特的品格,为什么宽窄巷子只能出现在小家碧玉的成都”,32日上午9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8+联合毕业设计”空中开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伯英受邀作《成都宽窄巷子:地域文化与小资生活的盛宴》主题讲座,他这样开场。

8+联合毕业设计”由国内多家高校联合发起,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3届,已成为国内建筑学专业联合教学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济团队的组织者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建筑系副系主任王一、副教授孙澄宇等,本学期有18位毕业生参加。

本次第14届联合毕业设计由北京建筑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主办,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等9所建筑院校参加,今年选定的设计场地为成都宽窄巷子周边街区。

224日,“8+联合毕业设计”在线上组织了9校的160余名师生参加的网络开幕式暨开题仪式。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师生无法去成都实地调研,为了确保学习效果,“8+联合毕业设计”采取了利用“云”上数据分享让学生调研设计场地,并通过视频研讨、远程学术讲座、微信群等方式交流基地资料、推动调研深化。

32日下午,“8+联合毕业设计”举办了线上讨论课。18位毕业生根据“云”调研的体验与感悟,提出看法与愿景,李翔宁、王一、孙澄宇给予了点评,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对于在线授课,师生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一说:“在线授课跨越时空的局限,助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更新迭代,让师生教学互动更加紧密,它将我们之前的一些教学设计和预想,特别是国内一流教主院校之间更加频繁的教学交流活动变成了现实。”建筑学盛逸涵同学表示:“网络学习是疫情下最好的模式,它对小组的讨论和交流有所助力,但实地调研对感知非常重要,还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线性代数》:线上直播助推混合式教学模式蓬勃发展

刚听说要进行线上教学时,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张莉还有点担心。“线上教学效果是否有保障?”她有点没底。

学校推出ZOOM直播平台后,张莉试着和家人开了个会,觉得效果不错。之后她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心里就基本有底了。“《线性代数》课程原本就属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时我们也是线上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课堂派管理+线下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次只是把线下换成直播。一旦教学形式定下来,心也就定了。”张莉告诉记者。

按照以往混合式教学的惯例,张莉发布了本学期线性代数的Spoc课程,学生可以在上面观看课程视频、做每周测验、答疑、讨论等,然后她又建立了课堂派班级群并通过同济本研一体化教务系统将班级信息发布给学生。不多久,140余名同学陆续加入到班级,张莉在课堂派上传了课件资料、教材信息、测试公告、预习作业等。和学生在线测试后,张莉及时在课堂派上发起了问卷,了解学生的需求。

一系列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321330分,张莉和140余位大一学生“云”上见面。由于张莉在课堂派布置了预习视频,每位同学基本上都观看了相关视频。张莉欣喜地发现,同学们的配合度很高。

“以前在线下提问,一次提问,只有部分同学作答,但在线上直播中,一次发问,瞬间满屏回应,这些不断跳动的数字令人瞬间泪目。这种主动学习、高效互动,不就是我们在线下课程中所追求的效果么?”张莉感慨地说道:“这次特殊时期的教学形式带给我们的是改革的讯息,我相信当我们战胜疫情回归传统课堂的时候,宝贵的线上直播经历一定会让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蓬勃发展。学生刘一诚说:“老师讲课很耐心,很吸引人,还有定时炸麦挺神醒脑。”

《漫谈游戏引擎》:在线授课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开学前,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柳喆俊接到新生院“云端学术嘉年华”的讲座邀约,希望能在正式开学前为同学们热热身,帮助大家适应在线学习。欣然接受任务之后,柳喆俊认真学习掌握了Zoom会议系统,同时,还采购了高清摄像头、摄像背景板、电容麦克风等一系列辅助设备,尽可能实现专业、高品质的直播效果。

在技术保障之外,柳喆俊把精力放在了对内容的把握上。考虑到热身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恢复学习状态,内容必须既有专业性又不失趣味性,他最终将题目定为《漫谈游戏引擎》。225日下午14时,讲座正式开始了,超过500名大一学生在线。

讲座中,柳喆俊结合时事热点,以游戏如何能够加深公众对于流行病学的认知为切入点,介绍了游戏引擎的基本概念,并向同学们展示了游戏引擎如何服务于数字娱乐以外,包括工业、科研、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

与计算机打交道是柳喆俊的专长,他说:“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信息渠道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线教育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特点的产物之一。尽管大部分老师都对其重要性有所共识,但长期养成的教学习惯却阻碍了大家将之付诸实践。而这次疫情却把大家赶出了舒适圈,进而开始认识新的教学形式、学习新的教学工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增强了将来面临突发情况时的应对能力,也为疫情过后更好地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也坦言,“在线授课的形式作为非常时期的确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但是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相比,还是存在很多局限,期待疫情尽快过去,师生们早日回到教室里,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星期音乐会》:隔着屏幕开音乐会

32日晚上19时,当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隔着屏幕响起,庄严肃穆的乐符声回荡在新生院济人学堂大一学生朱晓萱在新疆的家中,一时间,朱晓萱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音乐会现场。

120名同学和朱晓萱同时在线,倾听这门具有同济特色的艺术通识教育网红课《星期音乐会》。该门课程由艺术与传媒学院秦川、李巍“双教授”主讲,课程以舞台为讲台,通过对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进行现场演出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并进而提升艺术素养、培养跨学科思维。

经过224日、226日针对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的在线试课后,同学们当晚轻车熟路地进入智慧树平台上课。师生们借助弹幕、投票、签到、抢答等不同的手段来交流,尤其是实时闪现的弹幕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反馈的热情。

当晚的授课教师秦川说道:“在线授课让老师体验了一把当直播主持的感觉。在线教学由于传输工具的改变,可以更好地形成点对点的互动,而通过课程数据的梳理和总结还可以进一步形成分组教学、分类授课模式,成就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当然,网络教学也考验网络平台的承载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形态中,随着网络平台的完善、音视频工具的优化,线上线下的教学定能构建出一幅新的教与学的课堂画卷。”(喻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