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校友领衔设计武汉雷神山医院,多位校友参与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2-03  浏览:

自今天(2月3日)起,湖北省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接诊患者。武汉另一座“小汤山模式”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也传来好消息,项目总体进度完成近80%,拟于2月6日交付使用。“非常期待雷神山医院顺利完工交付,收治病人。”雷神山医院设计总指挥长,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同济大学1987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杨剑华说。

除夕(1月24日)之夜,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六大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建筑设计院接到紧急任务,要将武汉军运会运动员餐厅改造为武汉第二所专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雷神山医院。在集团领导张柏青同志、张云同志的关心指导下,在公司党委领导李霆同志部署下,当晚即成立了由杨剑华挂帅、首批40余人组成的项目骨干团队,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造价等全专业。当晚一声动员令下,团队成员兵分各路,纷纷从各自家中出发,克服交通阻断等诸多困难,赶赴工地。他们借着手机光,摸黑进行现场勘察。勘察一结束,杨剑华校友带队,立即赶回设计院召开技术碰头会,连夜争分夺秒研究方案、展开设计。

除夕夜,杨剑华(左六)连夜主持召开碰头会研讨方案。

第二天(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9时,设计方案初稿即出炉,创下了非常时期的中国速度,被媒体誉为“雷霆般的速度”。之后,在杨剑华的带领下,设计团队再连续日夜奋战48小时,于1月27日上午9时将雷神山医院的全套设计图纸转交到承建方手中。当天上午11时,雷神山医院箱式板房首个模块开始施工。

杨剑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作为项目总指挥长的杨剑华校友多次亲临项目现场勘察并实地办公,设计团队奋力投身紧张的项目建设工作中,在确保高质量设计的同时实地配合现场施工,精准对接、高效组织,以期优质、高效、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作为在武汉的国企,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理当义不容辞,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她说。

杨剑华(左一)1月31日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

雷神山医院在设计上有何特色、亮点?杨剑华介绍,武汉雷神山医院总建设用地面积约 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计团队根据用地情况将东、西两区分别规划为隔离医疗区和医护生活区,并配备有相关运维用房,病床总床位数建设目标为 1500 床,可容纳医护及后勤人员约2300人。团队充分考虑了医院的运维,隔离医疗区和医护生活区做到了相对独立;并规划了严格的医护、病患、物流、污物流线,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互不交叉,防止污染。整体建筑与周边道路及其他建筑的间距,满足传染病医院的要求。空调排气和污水均经过消毒达标排放,雨水经过收集消毒后排放到污水管网。

在杨剑华校友看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强传播性,这个项目在设计上是对小汤山模式的一次全方位的革新升级。

记者了解到,除杨剑华外,还有洪瑛、胡颖慧、危忠、马有才、冯星明、江一峰等一批同济校友参与到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工作中。中南建筑设计院同期还在开展武汉黄陂区中医院的改造工作,以及为广东、湖南、四川、江西等多个省份免费提供设计图纸和技术咨询。在杨剑华校友的带领下,中南建筑设计院还联合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单位,紧急制定抗击疫情的应急临时医院改造建设的技术指南和技术导则。 

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和建设中,也凝结着不少同济校友的智慧和汗水。

“今天总算松了一口气。能够参与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任务,作出一点贡献,我感到很自豪。”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海绵城市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2012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李魏武说。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1月23日在接到火神山医院的紧急设计任务后,迅速组建了项目组,当即投入设计工作。他们在24小时内完成了方案设计图,获认可。再经60小时连续奋战,至1月26日凌晨交付全部施工图。李魏武负责火神山医院1号病房楼、2号病房楼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传染病医院的基本功能。他难忘与同事们24小时轮班、轮流画图纸、并肩奋战的日日夜夜。施工图纸交付后,项目组一直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并积极做好施工配合及后续设计优化工作。继火神山医院项目后,李魏武校友接下来又继续投入到湖北另一所应急医院的设计中。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同济大学1994届暖通专业本科毕业生雷建平校友带领的暖通团队,一直在火神山医院开展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工作。他介绍,鉴于这一项目的特殊性,通风系统要正确处理洁净区、潜在污染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不同区域的空气压力关系,确保医护人员不被感染,以及病人与病人之间不受感染。此外,在系统设计建设期,还要充分考虑保障后期通风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可维护性,避免专业人员进入污染区进行设备的操作,防止扩大感染,同时要防止医院排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为此,团队十多天来一直全线战斗在设计室直至一线工地,不断完善方案,优化工艺,以更好地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

雷建平(左三)在工地现场与总建筑师交流

用于病房的通风管道

“今天医院交付时,我就在现场。”高伟是同济大学2001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现为武汉建工集团智能集成分公司市场经营部大客户经理。他与同事们自大年初一起就日夜奋战在火神山医院现场,负责火神山医院医技楼和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智能化、自动化的建设工作,包括监控、门禁、广播、医护对讲、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等工作。“火神山医院不是野战医院,信息化系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做的是抢险救灾,很有意义。”高伟说,交付后,他们后续还要完成一些收尾的工作。(文/新闻中心   图片由校友提供)

高伟在工地现场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