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山河行处即吾乡——评纪录片《山河行过——抗战中的同济大学》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0-17  浏览:

每个迎着朝霞、穿过宽大敦厚校门的同济学子都会对进门处悬挂的古铜色校徽过目不忘——三人划桨,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几乎是每个同济人深信不疑的身份标识。一百多年以来,“同舟共济”何以从最初的美好寓意演化成精神积淀?它背后的文化意义、承载的历史、对一所百年学府的精神指引,这一切都与上世纪的抗日战争有关。

抗战时期,同济大学校园被炸毁,为了保留文化教育火种,坚持办学,同济师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跋涉。这场跋涉历经数年,行程一万多公里,号称“同济长征”。如今,这段历史被搬上银幕,纪录片《山河行过——抗战中的同济大学》向观众娓娓道来那段岁月里,同济人在山河破碎、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初心不改,书写的一所大学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动人故事。

冯至、张静吾、夏坚白、李国豪……那些在同济校史、甚至是中国现当代史中赫赫有名的名字,他们何以会成为夜空中的闪烁星辰?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基于何种心情做出何种选择?影片还原了这些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他们携妻抱女为生存奔波的艰辛、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未知未卜时做出的选择,自我经历的跌宕起伏与思想蜕变。纪录片没有脸谱化概念化他们的形象,而是呈现了历史激变的洪流中人性的真实与复杂,从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背后的光辉与力量。

同济以医工立校,战争开始之后,医学院师生首当其中为国效力。此后,医学院师生随同济内迁一直服务于当地的医疗事业。八·一三事变以后,医学院教授张静吾受命筹办临时伤病医院,带领医学院师生救治伤病。他还是同济迁校的前方勘察者,苦苦寻觅着最适合的办校之地。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刚到同济附中担任主任时还怀着文艺报国的理想。然而,一介文人,在炮火声中携妻抱女加入难民的行列,直面惨淡人生,期间他的思想产生剧烈的变化,终于“睁开眼睛看现实”,写下“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未解诗中尽血泪,十年耻作太平人”的诗句,冯至思想与创作的成熟与随校西迁是分不开的。夏坚白,留德博士,在抗战紧急、同济经费师资匮乏之时登上讲台,一改之前德语德文教学的传统,用汉语中文教学,由他自己编写的《应用天文学》,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本中文测绘教材。他深感祖国测量事业之落后,对向外国人购买所测的中国地图深感痛心,夜以继日地编著大地测量丛书。

令人感动的还有在战火中走向讲台的年轻学者李国豪,身为一校之长到处筹钱的赵士卿,拿着拖欠的薪水坚守三尺讲台、一人兼授四门课程的测量系主任叶雪安,甚至还有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却一路跟随同济西迁的德国籍教授史图博,他们和学子们一起,此心安处是吾乡,借宿在陌生的家园,不畏一切从头开始;饱尝生存之艰辛,在生活底处坚守希望,自强不息,为祖国崛起而奋励……

国难当头,民族危机,一路流亡的同济知识分子从内心迸发出一种悲愤交织的情愫,这种情愫铸成了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坚强信念,成为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

抗日战争期间的同济大学,不仅没有解散瓦解,其学科更完整,抗战末期发展为综合性大学,其培养的人才也令人瞩目:“1937年战争开始时学生有1074人,1945年抗战结束时学生1995人,西迁期间毕业生926人,他们在前线、医院、大专院校、兵工厂,用知识、智慧和意志参与对侵略者的斗争,其中有20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纪录片的解说词简洁、流畅,没有长篇渲染,反而给人留有回味和想象。部分段落如散文诗般细腻,精致。所用素材也都是当事人留下的日记或者回忆录,亦或是家人的诉说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信度高。更有像吴孟超、傅信祁、乐彩臣这样高龄的亲历者,能够留下影像尤为珍贵。

纪录片用讲故事的手法去探知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所大学的立身之本,从而感受今天的自己所处时代之幸运,体会自己身上的使命与责任。个人生命有限,科学辽阔无垠,同济精神奔腾在苍穹之中,激励一代又一代同济人奋力前行。(李涵)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