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与祖国同行,同济学子“奋斗献礼华诞,青春告白祖国”

来源:校团委   时间:2019-09-24  浏览:

“吾辈同济青年,怀报国之心,立青云之志。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9月20日晚,同济大学“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报告会举行。

大会开始,激昂的国歌响起,全体师生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授发表讲话。他表示,每年暑假都会有数千名同济学子奔赴祖国各地,把专业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把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以青春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中,以青春和激情向伟大祖国告白。他希望全体同济学子不忘初心,弘扬家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时代责任;躬行实践,创造辉煌成就,将远大理想与扎实奋斗联系起来,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接着,优秀实践代表们围绕“初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六个时代主题,讲述了他们在祖国大地上写下的一篇篇爱国奋斗故事。

学生讲师许君清,为同济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团团长,分享了他的初心故事。为支援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带领他的团队前往宜宾市李庄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接力活动。他说,“虽面对着不同年龄、不同家境、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但我们的初心完全一致——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讲师陈琪、孙雨洁、于洪军,来自2019年“同行计划”暑期挂职锻炼团队。该团队集结了来自全校29个学院的190位同学,他们分赴四川、广西、福建、湖南、重庆、太原、上海等各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乡镇展开为期一月的挂职锻炼,结合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深入开展调研实践。他们扎根基层,以同济精神为祖国富强铺路架桥,以同济态度为祖国富强保驾护航,以同济力量为祖国富强添砖加瓦。学生讲师陈紫东,来自同济大学法学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路,为扶贫攻坚撑起一把法律保护伞”社会实践队。从大湾村到革命烈士博物馆,从黄集村到金寨县司法局,他们感悟扶贫道路的未来,了解基层法治建设现状,以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解决法律问题。他倡议,我们应当以法为基,与扶贫一路行;与德为邻,文明中华民同喜;守诚以金,中华人民共奋进;兴旺为任,发展如棋局局新;和谐为本,祥和中华相比邻。学生讲师陆帅男、李思颖,分别来自同济大学梦想教室学生社团和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这两个团队致力于乡村教育与乡村营造,脚步遍及20余个乡村,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发展,留下同济青年的行动足迹。她们呼吁更多人一起参与,坚定不移地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为更多的孩子点亮梦想,为更多的村落留住乡愁,共同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学生讲师梅梦月、颜思敏,分别来自“都市之心”设计团队和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她们共同展示了如何用自己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梅梦月和她的团队参加了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并取得了金奖和最佳规划奖的佳绩。“都市之心”的设计传承同济建筑精神,把城市空间归还给所有人,为上海打造新地标的同时也让世界听到上海的声音。同济大学乡村研习社作为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生社团,搭建起跨学科交流与实践的平台,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扬声器”。以颜思敏为代表的一大批同济人正勤于学习、勇于实践,让“我们的乡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学生讲师刘卓娅,同济拾忆老年人语言认知障碍公益团队的创始人。她的团队专注于高龄老人认知健康管理,针对高龄社区老年人群的调研成果,总结咨询建议,提高公众认知,消除对认知障碍的歧视,落实政府倡导的“构建认知友好型社区”的理念,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老龄社会建设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她坚信,在这个充满朝气、充满正能量的青春之中国,随着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当我们老去的那一天,一定能感受最美的“夕阳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大文对同济社会实践者的青春告白故事进行点评。他说,“初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六个主题的实践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描绘了共和国的美好蓝图。他对于同济实践人真正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表示赞许。同时,希望同济学子能学会“仰望星空”,将实践成果、实践报告优化、推广,使其走向更高的平台。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校秉持“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和时政热点,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要求,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激发同济青年的爱国情怀,培养奉献精神,用专业知识回馈社会,以青春力量真切告白祖国。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