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上音歌剧院启用 同济人助其建在153组弹簧上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9-20  浏览:

9月15日,上音歌剧院启用仪式暨开幕演出在上音歌剧院歌剧厅内举行。“歌剧院的启用,标志着上海又增添了一座顶级的城市文化地标,上海市民又多了一所有温度的高雅艺术殿堂。” 歌剧院中方设计师、项目总负责人徐风介绍。

在繁华的淮海路上,上音歌剧院可谓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由法国包赞巴克建筑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法国徐氏声学、英国剧院设计咨询公司等中外团队联合设计的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历时4年建设,上音歌剧院成为一幢8层综合体建筑,建筑面积31926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5层,最高处建筑高度为34米。它拥有1个1200座的中型歌剧厅和歌剧、管弦乐、合唱、民乐4个排演厅,以及1个专业学术报告厅,该院院长廖昌永称其为“梦开始的地方”。

上音歌剧院地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设计充分考虑了历史街区的城市文脉。建筑立面材料采用GRC(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板和UHPC(一种新型材料)挂板,色调和尺度与周围历史街区建筑呼应。走进歌剧厅,观众席的一片蓝色和剧场的点点星光交相辉映,目力所及之处尽是声学机关。剧场内马蹄形结构(观众席呈半包围式的环形结构)让观众更贴近舞台,即使在三层,也不会觉得离舞台太远;独特的可升降反声板和有开合功能的乐池设计能为各类声乐、器乐演出提供一流的声场效果;座椅后方的字幕显示屏可提供8种不同语言的字幕切换,当今世界只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国际级的歌剧院使用了这一技术。业内专家表示,这座歌剧院是一座世界一流表演天堂,是集文艺演出、艺术普及、原创基地、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歌剧院。

徐风介绍,上音歌剧院建设面临的难题是消除地铁噪音。剧院地址距地铁一号线最近仅7.4米,这样才能消除噪声?我们团队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剧院观众厅放到弹簧上。

要这样做,当然首先要摸清噪声怎么来、噪声有多大,如何才能四两拨千斤。我校设计团队48小时不间断地检测清楚噪声来源,根据检测得出的地铁公交等外部噪声的数据,将剧院观众厅设计为悬浮在100组隔振弹簧之上。隔振弹簧将歌剧院部分(包括主舞台、侧台、后台和观众厅)从下到上侧边与周边结构完全脱开,这样一来,噪声神奇地几乎消失了。

团队“得寸进尺”, 4个排演厅也按观众厅样式建造。团队设计了53组弹簧,采用“房中房”的结构形式,托起了管弦乐排演厅和民乐排演厅,排演再不受外界的干扰了。

考虑到以后上音歌剧院会经常作为上海市重要演出的表演场地,各种演出形式都会有,不同的演出所需要的声场效果也不同,声学设计在大厅顶部设计了一个移动天花板,侧墙面板安装了移动的吸音板,每一块、每一组都可以上下联动,围绕观众席的反声板墙体均为双层,双层内部有可移动的矿棉吸音板,通过场内体积变化,达到不同的混响效果,目前专业团队测试得出的混响效果已经远远好于预期。“上音歌剧院现在是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业内专家表示。

徐风介绍,按照歌剧院的要求,他们还配合设计了包括轻点触摸屏便可轻松控制舞台、智能液晶字幕等,并且配备了子母台以便导演尽情展现才华。尤值一提的是墙体的反声板,我们全部使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歌剧院的外饰板虽没有用一根铁钉,接缝却微以难察。全程利用电脑进行设计,既保证了移动吸音板的无噪音传出,也保证了外饰面的美观度,符合声学与美学的双重要求。

据悉,作为歌剧院开幕演出,当晚上演的是上音原创歌剧《贺绿汀》,讲述了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家、上音的老校长贺绿汀先生的一生。(程国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