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德国发展报告(2019)》在校发布

“大变局时代的德国、欧洲及中德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来源:德国研究中心   时间:2019-07-24  浏览:

7月22日,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德国发展报告(2019)》(德国蓝皮书)发布会暨“大变局时代的德国、欧洲及中德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办。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别顾问史明德,德国驻沪总领事欧珍(Dr. Christine Althauser),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周晓燕,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出席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德国研究》编辑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协办。活动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发展报告(2019)》主编郑春荣主持。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致辞

吴志强在致辞中对《德国发展报告(2019)》的成功发布表示祝贺,对德国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肯定,向各位关心、支持和帮助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国别与区域研究应不断强化需求导向,不断完善创新合作模式,为实务决策提供精准支撑。他期待同济大学的德国、欧洲研究在各部委、兄弟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德国驻沪总领事欧珍作主题报告

欧珍在“当前德国与欧洲形势”主题报告中指出,德国的政党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德国与欧洲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积极合作,德国期待同中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多边合作关系的建设。她还指出,在研究与讨论中,需要厘清欧洲与欧盟、欧洲委员会与欧盟各机构等不同概念。

中国前驻德大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别顾问史明德致辞

史明德作“大变局下的中德关系及其前景”主题报告。史明德指出,作为“欧洲稳定锚”的德国表现出更多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其政党格局正在发生自战后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这也映射出整个德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其深层原因值得深思。这一系列变化将对欧洲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德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中德应当继续做大合作“蛋糕”,扩大共同利益,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和形式,促进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致辞

杨群在致辞中向德国研究中心及各位作者表示真诚感谢,对第八本德国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针对智库、包括高校智库的发展方向,他指出,智库研究应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夯实基础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努力为政府决策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研究成果与服务产品。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介绍报告

郑春荣教授对《德国发展报告(2019)》的框架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分版块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郑春荣强调,“大变局时代的德国”是本年度报告的主题定位,在百年大变局背景下,欧洲如何定位、欧盟有关其“战略自主性”的讨论和建设、德国 “后默克尔时期”政局走向及其政策动向是今年德国蓝皮书的关注重点。此外,郑春荣就欧洲议会选举后的欧盟走势、法德轴心的未来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陈新做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围绕“中欧产业竞争力的演变”,对建国以来对欧经贸合作的标志性事件与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路径依赖作了简要介绍。通过对产业比较优势的对比分析,陈新指出,从中欧双方的整体竞争态势来看,双方未来依然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一年一度的《德国发展报告》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德国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学者的观点。自2012年5月首部《德国发展报告》面世以来,已连续发布8部。该报告已逐渐成为国内德国研究领域的标杆性成果,媒体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本次发布会吸引了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澎湃新闻、上观新闻、《光明日报》等国内数十家媒体的报道,引发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

22日下午,“大变局时代的德国、欧洲及中德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中德大楼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就当前的中欧、中德关系、德国内政外交的变化、人文交流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