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2019上海市乡村风貌和农房设计培训班开班

300余名学员学习为乡村护风貌建好房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4-29  浏览:

近日,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承办的“2019上海市乡村风貌和农房设计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来自上海市直机关及崇明区、闵行区、金山区、奉贤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嘉定区、宝山区、青浦区等300余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开班典礼上,常务副校长伍江、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韧等分别致辞。

培训中心负责人张立介绍,上海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市委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加强风貌保护和引导、体现乡村韵味、彰显时代特征、展示地域特色。《2019年上海市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在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中,加强风貌引导,结合村民住房方案图集,鼓励农民在建房中加以应用。培训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举办的。

“上海作为江南水乡究竟有哪些传统建筑元素?”简短的开班式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奚慧博士便开始讲解课题组针对浦东、闵行、松江、宝山、金山、青浦、嘉定、崇明等地乡村民居的调查及思考。她说,上海地域特征鲜明,冈身线(长江口南岸,因波浪长期作用,自常熟福山起,至金山漕泾一线及以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以东宜棉不宜稻,浦东原为盐田,逐渐形成了松北平江文化圈、冈身松江文化圈和东部沿海的新兴文化圈、崇明的沙岛文化圈,这种内溯太湖、外联江海的经济社会行政特征,在民居建筑上呈现出从太湖流域——以香山帮为核心的江南营造体系,逐步自西向东的扩散辐射,其后结合上海本地棉纺乡土生产——五方杂糅,近现代以后兼具中西融合的特点。体现在营造技术上,从传统江南木构技艺,结合本地乡土生产,就地取材,民居风格逐渐稳定。近代以来,西方砖、水泥等材料的引进,加上西方现代营建技术的应用,风貌特征变化开始明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姚栋副教授和耿慧志教授讲述了《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内容包括村寨院落、道路门户、设施场地、环境地景等。他们的调查发现,乡村普遍存在村庄聚落周围绿化与农田和建筑的衔接关系不佳,缺少绿化过渡和映衬;宅前屋后绿化杂乱无章;水质普遍较差,垃圾污水直排入水,存在较多断头浜;垂直硬化护岸,景观突兀单调;滨水公共空间河段缺乏设计,景观乏味单调等问题。春来万物长,建议村庄聚落近期合理种植灌木、乔木,在农田与建筑衔接处以种植灌木为主,聚落周围适当种植高大乔木映衬;连接断头河道以改善水质,对已建垂直硬化护岸,通过增设绿化小箱等方式改善景观。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邹勋、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奚东帆分别讲解了村民住房方案、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不少村民们总想把自己的房子设计成西洋模样”“年纪大的人总觉得农村里,环境差点没事,美化要花钱,不合算”“他们不愿意还盖那种小瓦”……课间,类似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不断抛给老师们。“上海乡村民居从西往东,浙西、苏州风渐变为以高桥为代表的中西结合,有自己的特点,新时代该怎样,希望大家勇于探索,我们的八套方案其实就是一种探索”“智能安防还是需要的,村民拿一点、政府贴一点、商家让一点,也就成了”“不想盖小瓦,现在的仿青瓦式大板瓦,90×90厘米,还可定制”“村庄里,各家车辆都集中到一起,确实不方便,因此我们的方案按组团停放,这样就好了”……天色已渐渐暗下来,讨论还在继续。

张立表示,上海市的乡村振兴必须紧紧抓住乡村与大都市的依存关系,重新审视乡村的功能,比如居住、游憩、生态涵养等。上海的乡村上世纪80年代之前风貌特色鲜明,但后来不少遭到破坏逐渐失去乡村的味道了,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同样发生过,除了通过加强政府投入、制定法规政策约束外,更重要的是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调动村民建设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让上海市的乡村风貌与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匹配。

“培训很有必要”“希望以后再来”“下次来,我们会带更多的问题”……老安村的陈浩、沈家桥村的宋明其、罗店镇的朱晓东、罗泾镇的夏正,个个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程国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