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同济大学云通楼的报告厅内,近二百名师生汇聚在此。当即将前往北京领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四川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杨武能先生步入我校云通楼报告厅时,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近200名师生听取了讲座。

主持人朱静宇教授以德国人喜欢深度思考、擅长抽象思维的特征导致德国文学的哲学化和观念化为话题,引出阅读德语文学是件不轻松的事。杨武能先生在当天的报告中对德语文学进行了别样的解读。

杨先生首先对“德语文学”作了界定,并进而以《浮士德》为例进行阐释,给德语文学下了明确的断论:德语文学是思想者的文学。正因为是思想者文学,富于哲理和哲学思辨,所以大家阅读起来并不轻松。杨先生从德语作家擅长的抒情诗、中短篇小说两种文学体裁为例,又以长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戏剧《阴谋与爱情》为例,再以《格林童话》《尼伯龙根之歌》等德语民间文学为例,有理有据地说明了堪称思想者文学的德语文学是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的,既好看又耐读的。年逾八十的巴蜀译翁杨武能先生精神矍铄,他以美妙的德语歌曲、声情并茂的爱情诗诵读以及与师生们平和的对谈,使得整场讲座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