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开幕,中国国家馆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翔宁担任策展人,以“我们的乡村”为主题,围绕双年展总策划主题“自由空间”(Freespace),从诗意栖居到乡土制造,从文化实践到自在游憩,从社区营造到开拓创新,六条线索在空间和类型上描绘出中国当代乡村的发展趋势和一个充满机遇的自由格局。
李翔宁介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空心化与城市病的不断受到诟病仿佛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占国土面积98%的乡村与只占2%的城市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乡村甚至承担了城市化带了的一些消极后果。如何振兴乡村?随着国家战略的铺开,一大批有志之士来到乡村,截至2016年全国村镇建设总投资15,908亿元,其中村庄8321亿元,占总投资的52.3%;中国村镇房屋建设投资为11,882亿元,占总投资的74.7%,全国村镇房屋竣工建筑面积达到10.6亿平方米。乡村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空间建造的新热土。
李翔宁说,研究乡村的建造实践,首先应该看到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城市化的粗暴模式不能被简单复制到乡村;第二,不能把乡村简单当作个体“怀旧”的乌托邦或“桃花源”;第三,把乡村简单看做资本落地之处和消费“乡愁”的场所。在全球化的资本流动、技术变革、新经济方式出现新动向的背景下,乡村建造能否出现引领建筑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走进乡村,参与乡村的建造实践,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乡村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生产、生活和建造磨合,不仅完成了空间环境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更包含了对“乡土建造”观念的“重建”,激发了对乡村问题的反思。这是一个既向乡村输出、又向乡村学习的过程。它绝非仅是一波建设热潮,而是早已成为一种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现象。
这些思路受到中国馆主办方的肯定,成为了展览实施方案。中国国家馆“我们的乡村”从居、业、文、旅、社、拓六个方面展开。“居”的板块,建筑师董豫赣将“归田园居”的生活理想与中国传统园林、乡村的现实相结合,创造了一座可以再现乡村居住要素“山、水、林”想象的“观看的装置”;谢英俊基于工业化生产的轻钢龙骨乡村住宅体系、董功的船长住宅在不同的层面为我们描绘了乡村居住的当代图景。“业”的板块,建筑师张雷再现了烧制陶瓷产品的传统柴窑空间,并进行了当代建筑学意义的拓展;徐甜甜的松阳红糖工坊的改造、华黎的武夷山竹筏厂、陈浩如和李以靠的养猪设施,都为我们展现了建筑在乡村产业方面介入的路径。
张雷作品《云溪深奥里》
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则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的路径:在“文”的板块,建筑师刘宇扬再现了一个以“记忆”为主题的文创小镇;董豫赣等设计的美术馆、阿科米星设计的乡村工作室,为乡村带来了当代文化的传播与哺育;贵州楼纳、板万村的文化振兴项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像西泽立卫、承孝相等国际建筑师的参与。“旅”的板块中,华黎的咖啡庄园呈现了一种将种植、手工业加工生产、旅游和乡村文化紧密结合的新的模式;中国最早的乡村旅游重镇——莫干山,包括水雁飞等在内的大批建筑师投身那里的民宿实践,金江波则通过一组影像作品为我们展现了那里的真实生活场景。
最后回到对乡村未来的构想,探寻的是乡村社会服务设施重建和面向未来的建造和运营模式。“社”的板块中,香港大学的建筑师林君瀚通过一个在中国乡村建造后拆解并运输到威尼斯重建的乡村建筑,重现了他在中国乡村为当代建造卫生院等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的独特实践;徐甜甜的松阳系列建造实验、陈屹峰的乡村幼儿园,以及朱竞翔的乡村银行都是为乡村提供现代基础性社区服务的实践。“拓”的板块,建筑师袁烽将中国乡村传统的竹编工艺与数字化设计、机器人预制构建现场快速拼装相结合的新型乡村建造模式,为跨越简单依赖在地性提供了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这一切又必须依赖于现代化的物流网络,这正是绘造社的图解作品“淘宝村”为我们视觉化呈现的乡村物流体系。张雷的乡村互联网大会会场则为我们提示了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普及拓展的前景。最后一个板块“拓”在室外延伸,袁烽巨大的3D打印作品为我们模拟了未来技术和乡村公共空间形态结合的可能性。
“这次展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乡愁’,更希望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于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李翔宁告诉记者,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从5月26日一直展至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