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文科生镜头中的工科同学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5-02-02  浏览:

      编者按:本学期,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嘉定校区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新闻摄影”,选修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二、三年级本科生。在校区的很多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些同学举着“长枪短炮”的身影。教学过程中,老师安排了一次课程作业,要求同学们“拍身边同学的生活,讲出自己的故事”,并以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大四一个班级的同学作为采访对象。同学们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采访拍摄,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份作业,被采访的学生也都愉悦地接受了“小记者”们的跟拍。在此选取部分作业内容发表,与大家一起分享“文科生镜头中的工科同学”,真实还原学生眼中的大学生活。

0123-01

 

1-姜送-思考自己的未来-邓名朗 摄

姜送同学

工科“暖男”姜送

      细心,是我对姜送最深的印象,来自湖南长沙的他,在同学中不算活波开朗的。无论是小组实验还是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他总是那个在身后默默做着一切的人:在实验动车上仔细记录实验数据,每次制动都回头看周围人是否站稳;打篮球总是把球传给其他人,不会抢风头;认真听老师讲解知识,随手拿着本子和笔记下有用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工科男生。
      已经直升研究生了,但这对他来说却不够。因此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研究生交换项目,未来有两年要去法国ENSAM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对他来说,人生的精彩正在慢慢展开。

摄影/文字 邓明朗)

5-王潇-运动-富泽赟 摄

王潇同学

爱设计的工科学长

      黑框眼镜、牛仔裤、球鞋,典型工科男的标配,脸上却一直挂着阳光的笑容,这是王潇,实实在在的工科大学霸,却有着一颗热爱设计的心。他有着非常多的作品,设计过同济大学105周年校庆轨道试验线车头装饰图案,主编过学院报纸,负责校吉他社宣传部工作……他设计的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即使和传媒学院专业的同学相比也毫不逊色。

摄影/文字 富泽赟)

7-谢云冬-图书馆书架间阅读-葛韵迪 摄

谢云冬同学

未来之路

      他叫谢云冬,是一名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的大四学生,他专业主攻方向为车辆集成与设计,已在今年下半年成功地找到了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宁波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不久的将来就要踏上工作岗位。
      能够对口就业,谢云冬十分满意他所签约的公司,能在大学四年里一直喜欢着自己报考的专业,并在踏入社会后的工作中也延续着这份喜欢,他度过的四年大学生活、选择的未来的路,都是独属于他自己的珍贵经历。

摄影/文字 葛韵迪)

8-杨帆-正在根据模型研究轨道运动-赵忆萌 摄

杨帆同学

“创新狂人”杨帆

      “我在做一个新的轨道小车,我可以带你去我们实验室看。”杨帆展示起他的小车并眉飞色舞地用专业词汇讲解他的新尝试。他是一个“创新狂人”,承担了三个创新项目,其中一个还是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谈起这个项目他更加自信地介绍说:我就是想利用传感器来控制列车间的安全距离,以便于优化处理地铁事故。而他的另外两个项目,也是基于自己专业特长,开展的全新创新实践。

摄影/文字 赵忆萌)

3-彭乐锋-在列车上做实验-虞梦琪 摄

彭乐锋同学

谦虚“学霸”彭乐锋

      彭乐锋成绩优秀,已获得免试直升研究生资格,但是他对此很谦虚:“我主要是上课认真听,然后每天花两个小时复习一下,期末再认真复习。”他不给人浓浓的“学霸”气息,传授高分经验的同时,彭乐峰还不忘说笑道:“睡觉才是我最大的爱好。”在列车紧急制动实验时,彭乐锋解说了如何记录下列车运动数据,以及之后如何改善列车程序,还上列车亲自演示具体的操作。

摄影/文字 虞梦琪)

6-王艺伟-在实习现场思考-张鑫娟 摄

王艺伟同学

匆匆这些年

      王艺伟,他来自全国的教育之乡江苏南通,现就读于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他现在大四,但今年已是他在同济的第五年——2012年的时候他读了一年的德语强化班。
      大一的他加入了滑轮社和红十字会,并在滑轮社很快成了师傅。他把红十字会视为自己的家,体验了那句歌词“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二时他还加入了团学联的实践部。他最难忘的经历就莫过于与室友合作拍摄了一首MV,从设计到录音都是他们自己完成的。他爱体育,爱音乐,爱写毛笔字……大三选上了同济的特色课程——高尔夫,偶而也去球场挥几杆。现在的他马上也要毕业了,最近,他在计划他的寒假。他想沿着东部沿海线来一次自驾游,他想去尝试并且锻炼自己的勇气,去领略各地的人文风情。

摄影/文字 张鑫娟)

2-李威-在阅读-王梦卉 摄

李威同学

向前,不断向前

      李威说“没有目标的生活就是自己跟自己的内耗”。当你的人生失去目标,那你就会庸庸碌碌地度过那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看似做了很多事情,实际上这些事情于自己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所谓“消磨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虽然获得了免试直升研究生的资格,但是他仍然天天跑图书馆,在步履轻松缓慢的人群中,他总是显得那么匆忙,但是步伐却坚定有力。

摄影/文字 王梦卉)

9-田雷-梁家瑤 摄

田雷同学

文静的“工程师”

      他不像一般男生活泼,有一种文静书生的感觉。他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大多时间都是放在研究项目上,他对轨道车辆比较感兴趣,所以打算毕业后继续念同一专业的研究生。一个比较害羞文静的男生有着自己的梦想,其专注力也为他增添不少魅力。

摄影/文字 梁家瑶)

4-任振旻-在做实验并与同学讨论-梁培培 摄

任振旻同学(左一)

心灵手巧的“大块头”

      任振旻同学除了拥有超过180厘米的身高以外,还有着强壮的体魄。然而与“严肃”外表不同的是,他还心灵手巧。学院举办的很多活动中使用的架子、帐篷、展板架等,并不是采购而来,而是他和同学们自己动手做的。连活动中心的桌椅也都是他亲手做出来的。

摄影/文字 梁培培)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