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校关工委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召开座谈会,来自各学院的30多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参加。师生围绕“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意义和全国两会精神,畅谈学习体会。

校关工委陈立丰教授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结合自己几十年来从事航空航天教学、科研攻关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是怎样怀着“航空强国梦”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才发展到今天,并介绍了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民用大飞机我国正在奋力攻关的情况,告诉同学们努力学习,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校关工委报告团耿忠平和武家国老师分别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学校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共产党员徐烨、戴岭分别以“我眼中的中国梦”和“思考网络的民主”为题进行发言,认为:第一、中国梦是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含义的梦想,并兼具理想与现实。第二、中国梦是整个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伟大梦想,需要凝聚每个人的力量。第三、中国梦是对未来国家发展的巨大助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共享安居梦、畅行梦、食品梦、教育梦、医保梦……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必须从我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加深对“中国梦”深刻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并加以实践。坚持从小做起、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并且一丝不苟地完成。在平日的作风和态度上,端正自身,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觉悟和境界,增强自己的内涵和修养,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医学院临床专业大二同学蔡雯婷、刘彦伯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联系当下社会的看病难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实际,认为没有人民群众的健康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由此,作为当代医学生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扎实学好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基础。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大一党员王如晗、王琛、文章贤表示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教育梦”,只有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公民素质,才可能落到实处。
汽车学院王笑悦、郝天枢、胡益同学认为,中国梦不仅是人民幸福,还表现在国际地位高,受尊重。作为大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一要关注社会、了解国情,才更有学习动力。二要关注专业发展,作为未来的汽车人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奋发图强,为我国创造出节能、环保、安全的先进汽车贡献出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外国语学院张思、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龚臣成、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吕瑶、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胡秋平、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雷晴艺、软件学院李贞良等同学都认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个人梦想的汇总。通过今天的交流,认识更加深刻了,中国梦不是一句口号,要靠每个人的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