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随着“魏因加特文字设计”中国巡展的结束,以“新世界New World”为主题的2017年同济设计周落下帷幕。
今年的设计周自10月9日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本届设计周致力于拓展设计的新兴疆域、促进可持续的生态建设、助力创客文化建设与众创空间发展、激发新形式的互动传播,并搭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国际交流平台。设计周通过7场国际会议和论坛、6大国际展览,以及多场工作坊、讲座及表演活动,在传播设计教育、设计研究领域新动向的同时,展示了设计创意学院与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合作伙伴在设计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实验性成果,以及学院近年来的最新成果。

图说:“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博茨瓦纳、巴西、土耳其、瑞典、智利、印度和中国等20多位演讲嘉宾及观察员,分别从社会的目标、需求和途径出发,讨论设计日益深入介入的复杂系统这一对象

图说:“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会议工作坊
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博茨瓦纳、巴西、瑞典、智利、比利时、荷兰和日本等诸多国家、特别是印度和土耳其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70余位知名学者、国际非营利性组织负责人、艺术家和设计师,以及设计教育思想者、教育家和实践者等参与,共计超过1万人次参与到设计周各项活动中。

图说:同济设计周期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孟买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同济设计周发起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在谈到本届设计周的初衷时说:“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众多发展中国家在运用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工具解决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他们有很多智慧、经验和知识值得交流和分享。所以今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南美、非洲、东南亚、中欧等新兴国家的设计领域专家们,与西方主流学界和国内学界的学者一起交流碰撞,我们希望在西方主流设计文化以外,把未来设计的探索和未来文化、未来经济、未来社会的探索链接在一起。一方面,为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开启‘一带一路’创新设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以此来鼓励教育工作者关注、发现和开拓新领域,敢于站在传统设计领域的同时探索新领域,从战略思考的角度,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与呼应,并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落实。”

图说:设计周是同济设计向世界发声的平台。2015年,在这个平台上宣布《设计、经济与创新》(《She Ji》)学报创刊。今年,《开放营造:为弹性城市而设计》新书在这个平台上首发。
今年是同济设计周连续举办的第六年。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同济设计周”已成为“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中重要的学术版块,承载着搭建国内外创新设计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成果的跨界交流平台的使命,是为提升“设计驱动式创新”的能力,为推动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和设计学学科发展建设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图说:本届设计周期间举行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首届校友论坛
本届同济设计周由同济设计周组委会主办,与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上海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主办,并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承办。

图说:本届同济设计周上,“设计·冲破·融合”Fusion Band艺术表演是一大亮点。一群来自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武昌首义学院,以及上海真如中学和复旦附中的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带着自己设计的没有琴弦的竖琴、会发光的二胡、森森獠牙般造型的古筝、没有扎线的竹笛等自己制作的创意乐器为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