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竞赛要制度化--我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访谈录
来源:
时间:2006-01-26 浏览:
(2006-01-26)
近日,为期一个学期的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落下帷幕。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及传播与艺术学院分获团体一、二等奖;文法学院刘强等11名青年教师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十分关注赛事进程的万钢校长说:'这样的形式对于名师培养十分有益,要形成制度持续下去。'那么,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是如何进行的?取得哪些成效?记者日前采访了教务处副处长廖宗廷。
笔者:为什么要举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廖:衡量一所大学的教学水平关键是课堂,而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近年来,我们学校大批年轻教师走上讲台,他们的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为此,今年上半年我们制定出台了《同济大学关于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实施办法》,目的就是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刻苦钻研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质量的氛围。
笔者: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具体内容吗?
廖:《办法》规定,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可报名参加。竞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类。开学第五周开始比赛,经过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决出优胜者。我们要求参赛教师不要为竞赛准备专门教案,就是按照随堂、随机听课的方式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常态;我们还要求每位评议专家听一位教师授课要随机、交叉进行两次,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评议表》打分,以保证客观公正。
笔者:参赛的人多吗?
廖:很多!通知一出,经管学院、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总共有15个学院117名青年教师参加个人赛;高等技术学院、机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数学系等8个院系组成代表队参加团体赛。参赛课程的上课地点分布在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沪西和沪北等校区。
我们的《评议表》内容包括上课仪表、语言表达、板书艺术(页面布置)、内容衔接、教学内容、师生交流、作业批改、上课节奏、课堂控制等15项内容,按5个等级、分不同权重计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控制的权重达到2,作业批改的权重也达到了1.5。
我们随机抽取了几份《听课评议表》。王慧中老师评价刘强说:'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并配以诵诗音乐;对古诗文的讲解生动、有趣,学生反映较好。'而对周峰老师的评价则是'形式比较活泼,师生间有较多的交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学生上讲台自由讨论。这种形式很好。'徐建平老师对顾祥林的评价则多达四条:'教材是教师本人编写,正式出版,作业每题均批改;该课程教学中图示很多,使用多媒体显示其优越性;讲授中经常结合自己的研究,可见该教师科研能力非常强;教师对讲授内容非常熟悉,要是语速稍慢一点效果会更好。'
笔者:进入决赛后还是这样随堂听课吗?
廖:共有25名教师进入决赛。参赛选手被编成3个组集中进行比赛,各专家组担任相应学科的评委;同时,邀请了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听课。综合各方面意见,最后决出名次。
虽然名次分成了等级,可是参赛教师们最后的分数差距大都很小,一二等奖之间的差距就更小了。
笔者:我们知道,学校有关领导非常重视这个比赛。
廖:是啊。在长达9周的竞赛时间里,李国强副校长等经常是忠实的听众。万校长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要大张旗鼓地连续开展下去,把影响做大,在全校真正形成人人重视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各个院系的参与则可以用'争先恐后'来形容。
笔者又采访了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的文法学院刘强老师。他说,收获很大,但要保持课堂质量,'关键还是平时积累。'刘强告诉我们,前后被听了三次课,'走进课堂才知道,专家就坐在后面。我平时就非常喜欢上课,第一次是屈原的《离骚》,专家一来,我更加兴奋了。'他认为,这次比赛为自己和学校、同学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一再表示,除了平时持之以恒的积累外,亲和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学校采取这种方式培养年轻教师非常好。大学老师,光会做学问是不行的。'刘强说。
教务处处长胡展飞表示,明年这项活动要更早地进行策划,争取吸引更多的教师、所有的院系都来参与。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