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7日,“‘社’计梦想”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该展览是本年度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主场之旅中四大主题展之一。展览以设计与社会民生为主题,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和舆论的高度关注,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东广早新闻等多家媒体对此次展览进行了跟踪报道。我校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教授和刘震元老师是本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
“‘社’计梦想”展集中展示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的设计机构、院校、组织和个人,是在面对社会和经济向“可持续、人性化、服务化”转变过程中的设计尝试和努力。展览从社会和民生角度,展示了当代设计的新价值、新机会、新角色、新方法和新愿景。

本次展览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是本土化,收入案例均来自上海地区设计机构和设计人士对该主题的思考和实践;其二是多样性,展览共收入20多个项目和作品,分为交互城乡、跨越障碍、和悦社区、公益服务、创意空间等五个主题,覆盖了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达设计、系统设计、服务设计、战略设计、品牌设计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反映了社会设计的各个面相;其三是开放性,参展的“上海设计人”是来自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设计机构和个体;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作品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体创意,而是和用户、社区、企业、政府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协力创造的结果。
9月6日下午,与展览平行的“‘社’计梦想”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同期举行。展览所收入的“设计丰收”、“设计立县”、“索尼Care学生设计工作坊”、“小改变、大不同”、“新车间和Make+”以及“善淘网”等6个项目的负责人在论坛上作了精彩发言,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于设计与社会服务的相关实践与经验进行了现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