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校2010年校友大会开幕后的首场重要活动,“大学与城市发展校友论坛”5月22日上午在一二九礼堂开讲。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我校原校长万钢,我校校长裴钢,我校校友、昆明市市长张祖林,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我校新成立的中华文化传播中心主任赵启光,分别发表主题讲演,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大学与城市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论坛由校友、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主持。

万钢在演讲中指出,我国城市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急需改变原有的资源、组织结构、人力结构,而大学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在同济大学与杨浦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实践过程中,杨浦区不仅利用了大学的资源、知识的资源,而且创新了组织结构,实现了“大学校区、社区、产业园区”三区互动,还依托大学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转型。这一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大学在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个城市的灵魂、精神来自于大学,大学是城市生命的大脑。”裴钢在题为“大学,让社会更美好”的讲演中说,面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重大命题,同济大学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新百年发展的核心,以此整合各学科资源,开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教育、大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张祖林以“让最好的大学点亮最美的城市”为题,他说,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品格。同济大学1938年内迁昆明,办学2年;2007年6月起,同济大学对口支援昆明理工大学。今年3月,昆明与同济大学签约全面合作,正是希望用大学智慧光芒点亮城市未来。
“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面貌。”赵启光以上世纪50年代北京牌楼存废之争为例,表示大学的素质教育与城市之美息息相关,城市美取决于大学的素质教育。
主旨讲演之后,万钢、裴钢、张祖林、赵启光四位还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回答了校友们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