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大学发起举办首届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党建高质量发展论坛

来源:党委宣传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07-07  浏览: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环境学科建设,为加快教育强国、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7月5日,同济大学发起举办首届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党建高质量发展论坛,以“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共促环境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环境学科党委书记、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齐聚同济,围绕党建引领、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等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高校党建与环境学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继红出席并致辞,教育部思政司党建统战处处长林成涛线上致辞。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汉青作特邀报告,温州大学校长赵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组织干部处有关负责同志等出席。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志伟共同主持。

郑庆华表示,本次论坛既是对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路径方法的深度探索,也是高校基层党建经验与智慧的分享与交流,更是一次学科使命感的再聚焦、再动员、再出发。希望全国高校各大环境学院以战略思维锚定党建新方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系统思维推进党建实践创新,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以转化思维深化党建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创新发展,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环境学科新的更大贡献。

林成涛表示,当前,对于高校各级党组织来说,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回答好“教育强国建设,高校党建何为”是大家的共同使命。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持续增强高校环境学科院系党委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突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开展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新工作,共同谱写高校环境学科党建事业融合共进的新篇章。

李继红表示,同济大学是首批十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之一,在全国高校党建方面发挥着“领头雁”作用。同济大学环境学科在国际、国内环境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发起这一论坛,正当其时,相信一定可以汇聚全国高校智慧、凝聚发展共识,为新时代高校环境学科党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论坛上,由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联合牵头启动了“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党建联学共建工作机制”,旨在强化各高校之间党建资源共享、理论互学互鉴,联合推进“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协同发展,探索构建高校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工作新范式,共同服务教育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

在特邀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授以《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对我的教育——耄耋之年话初心》为题,深情讲述西迁精神对自身治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表示自己初心不改,愿发扬西迁精神,为早日在祖国西部建成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汉青教授结合研究生教育实际,作了题为《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感悟》的报告,分享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表示要在学业上对研究生严格要求,过程中进行精心管理,生活上给予研究生人文关怀。

在主旨报告环节,温州大学校长赵敏围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建设,表示要以黄大年精神铸魂,赋能学科团队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担重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庆分享了学院作为第一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在党建引领下的科研创新实践,展示了“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斌结合学院工作实际,系统分享了学院在党建引领下实现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与服务社会有机统一的创新举措。

当天下午,三个平行分会场同时开讲,分别是“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分会场、“环境学科课程思政与生态文明教育”分会场和“环境学科‘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分会场,与会代表分别围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凝聚了思想共识。

论坛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将主办下一届论坛。(图/江平 等  视频/宋宇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