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校长杨金龙带队走访调研沪西校区和张江基地

来源:校长办公室   时间:2025-07-03  浏览:

7月1日和2日,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带队分别走访调研沪西校区和张江基地,先后来到第二教学楼、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生社区、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学院、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医学院、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处,实地了解校区管理工作、实验室运行、学生住宿、医学院和科学中心最新发展等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副校长陈义汉,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副校长石振明,校党委副书记刘润等参加调研。

走访校区时,在第二教学楼沙盘前,杨金龙听取了校区概况和周边环境介绍;在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了解目前光电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纳米计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土木工程学院的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观摩了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和成果孵化器;在学生宿舍生乐B区,实地察看了学生住宿环境,与医学院学生交流,关心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情况。在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学院,施剑林院士汇报了学院发展情况;在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陈义汉院士介绍了实验室的定位、发展理念和愿景规划等。

在随后的调研座谈会上,杨金龙听取了沪西校区规划与管理工作、校地合作、医学院发展情况汇报,与医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

杨金龙说,医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济医学学科起步早、根正苗红,复兴同济医学成为全校的共识,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希望学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和学校转型发展步伐,擘画更加宏伟的医学发展蓝图。要胸怀大医科意识,汇聚附属医院及社会各界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为国家输送更多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在张江基地,杨金龙实地踏勘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4号楼全域感知无人系统综合验证平台、电子皮肤仿生感知平台、两栖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柔性作业系统训练场等实验室,了解建设进展,听取科学中心发展情况汇报,并与科学中心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座谈交流。

杨金龙说,人工智能是学校近年来崛起的令人振奋的新发展方向,科学中心在交叉前沿研究、科研基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希望科学中心继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核心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在科学技术研究、典型应用方面进一步凝练好代表性成果。在张江基地即将正式启用之际,要同步做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努力将张江基地打造成为学校服务支撑上海人工智能先导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校长办公室、基建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医管处、沪西校区管委办、医学院、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活动。(图/周游、江平)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