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举办,2025年“高校大师剧中小学校园行”活动启动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5-05-26 浏览:
青春活泼的舞蹈、婉转悠扬的戏曲、铿锵有力的朗诵、国际范十足的合唱……5月23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系统“核心价值育新人,青春共筑强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举办,为400余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杨浦区委副书记周嵘,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出席,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各区教育工作党委、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等参加。
让文化有形,让教育润心。本次活动从“展台体验、舞台演绎、资源联动”三个维度,通过外场沉浸式体验和内场艺术化表达两大板块,生动展现上海教育系统一年来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创新实践。
内场演出分为“锦绣山河·共筑华章”“和风化雨·明德惟馨”“赤子丹心·德润未来”三个篇章。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的同学们以管弦乐《刘湛恩叙事曲》拉开序幕;上海同大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歌舞表演《读唐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复旦大学的同学们带来民乐五重奏《春江花月夜》,旋律典雅、意境优美;同济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的同学们以阿卡贝拉形式演绎了合唱《校园合吒令》,清澈的童声充满活力;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领衔主演大师剧片段《立场》,在故事张力中诠释法治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设计了多语种歌曲《少年》,唱出青春的热烈与梦想;同济大学、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及附属中小学校的中小学生们、来自新疆内高班的同学们一起表演了昆曲《浣纱记》选段,尽显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高校音乐文化育人联盟带来歌曲《灯火里的中国》,让家国情怀基因真正融入青春血脉;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表演了舞蹈《是妈妈是女儿》,诠释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带来原创歌曲《诚信铸未来》,用歌声传递诚信的重要性;最后,同济学子带来合唱《青春中国》,致敬热血岁月,诉说青年担当。

外场体验以“非遗+科技”等多元形式呈现,师生从“观看者”成为“体验者”,增进了年轻学子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兴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触可感。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上海高校校园文化育人资源,启动了2025年“高校大师剧中小学校园行”活动。


这场文化盛宴不仅是一场视听享受,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从舞蹈到合唱,从戏曲到大师剧,每一幕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情注解。现场观众被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同济大学学生章燕感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昆曲《浣纱记》表演演员、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依帕热说:“每次在台上表演昆曲真的很过瘾,希望我们的表演能让更多人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将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德育办主任覃怡深有感触。
近年来,同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大中小衔接优势,创造多种形式,努力实践,不断深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维并进”驱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2024年5月28日,同济大学牵头成立上海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育人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8所上海高校,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高校师生在实践中巩固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认同。
本次活动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指导,同济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和杨浦区委宣传部、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杨浦区教育局主办。(图/周游 视频/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