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人民网】专访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创建未来教育新格局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4-03-09  浏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21世纪最具挑战性、最具催化力、最具赋能特征的战略性技术,在众多领域表现出广泛的赋能作用。对教育而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将重新构想和创建未来教育发展新格局。

人民网记者: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的发展趋势如何?

郑庆华:自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已迈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智能”,特征是能存会算,主要基于规则的推理系统,能够执行简单的任务;第二阶段是“感知智能”,特征是能听会说,能看会认,机器能够处理和理解之前难以解决的复杂任务;第三阶段是“认知智能”,特征是能理解,会思考,能够理解复杂的情感、社会和抽象概念,并进行有效交互。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重要突破,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角逐的科技制高点。

人民网记者:当前,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

郑庆华: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不仅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未来学校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已经深入到教育理念、教育文化和教育生态之中。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助力个性导学、虚拟助教和过程评估,“个性化”将会不断加强,“因材施教”因此成为可能。

人民网记者:您最近提到“人工智能引发了第三次教育革命”,怎么理解?

郑庆华:教育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化。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是在农耕时代完成的,教育形式从原始的家庭中的个别教育转向了学校的个性化教育,例如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的教育思想和活动。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在工业时代完成的,它从个性化的农耕教育转向了班级授课的规模化教育,用集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起系统化、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而目前,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个别化教育正引发第三次教育革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互相增强、互为补充,达到虚实结合,实现跨国、跨校、跨界人才培养。

人民网记者: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庆华: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知识生产与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变革,智能机器从知识生产的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人工智能也在改变着教学的评、管、用,推动着教学思想发生变革,在不远的未来将颠覆现有的办学管理模式。放眼全球,人工智能也正在改变着国际话语体系,人工智能所涉及的数据治理、隐私保护等领域正成为重要的国际议题。

人民网记者: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变革中,机器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郑庆华:机器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承载载体和表现工具,更是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并成为其中的一方。我认为,未来的教育范式将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变为“师-机-生”三元结构,教师、机器、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化教育发展,以人机协同的新智商超越人类自身智商的局限性。

人民网记者:当机器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一,会带来哪些挑战?

郑庆华:首先,在知识生产方式上,过往的人类创造知识转变为现如今的AI生成知识,如此可能导致个体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增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也对个体自主思考、判断、学习能力乃至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提出挑战。其次,在知识的传播方式上,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人工智能获取知识,意味着人们对大学的观念将应时而变——大学知识传授功能将会被弱化,研究创新功能、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则将进一步凸显。

人民网记者: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哪些问题?

郑庆华:我认为,人工智能改变着教学管理模式,相应的伦理和道德风险评估应当被引入教育教学之中。例如,运用人工智能进行作业批改,固然能提高效率、减轻教师负担,但也存在着标准化批改,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被忽略的问题。又如,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代写“枪手”,如何检测作业、考试中人工智能的参与程度成为不少教师担忧的问题。

人民网记者:AI时代到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如何应对?

郑庆华: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人对教育的重要性,要牢记教育的使命与教师的天责,坚守科学精神,做到与时俱进。在知识体系建构上,教师应加大对AI技术作用的普及,锻炼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在价值观培养上,教师需秉持人类高于人工智能的核心观念,人类驾驭AI,而非屈从于、受控于AI。人不能是工具、手段和途径,技术只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培养学生驾驭AI的能力,基于机器属性与人机共生的创造力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人民网记者: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关系?

郑庆华:我们既要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又要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的原则。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人们也不断受到各种数字化的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需要保持教育内在规律、育人基本属性等方面“不变”,而在方法、手段、内容、载体、模式、管理、评价等方面创新“求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牢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使人向善,教人求真,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智慧、有情怀的优秀人才。

人民网记者:在您看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还会有哪些新的应用?

郑庆华:今后,人工智能将在六大工程为未来教育赋能。一是招生和就业数字化工程。通过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学生从“入口”到“出口”的招生、学业和就业全过程。二是学科大数据知识工程建设工程。从多源大数据中挖掘碎片知识,融合成人类可理解、机器可表征与可推理的知识库,设立学科大数据知识工程的重大研发专项。三是专业知识图谱工程。通过对学科、专业建立知识图谱,以及对教材数字课程进行全新应用,从而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且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评判。四是数字化教材建设工程。以“丰富的资源,深度的操作体验”为支持,结合精准的数据分析,助力学生探究式学习。五是决策智慧化辅助工程。AI可以快速地分析海量数据,挖掘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帮助决策者做出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六是国际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目前亟需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全面实施国际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汇聚各类教育数据和资源,打造中国版的教育大模型,实现数据集、模型、应用场景3个自主可控。

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702031102297088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