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心同向!来听同济大学民主党派声音

来源:统战部   时间:2022-10-22  浏览: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同济大学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认真领悟报告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结合所在学科和研究领域,共话团结奋斗,共谋高质量发展,同舟共济向未来。

陈启军(民革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为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言简意赅,高屋建瓴,不仅再次明确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将人才放在了第一资源的位置。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最新概括,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催人奋进,温暖人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技、人才和创新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无数事实证明,核心技术既拿不来也买不到,只能通过自主创新。面对形形色色的“卡脖子”,保持定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劳动,崇尚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

大学是科技创新策源地,同济民革党员专业性强,汇聚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百年新征程中,有机会承担更大的使命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贡献民革力量!

黄宏伟(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从战略全局高度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规划和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要求同济大学、民盟的所有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培育人才的核心要义,切实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中之重。

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济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民盟盟员们也多是活跃在土木建筑、汽车环境等科研领域的学术精英。我们一定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发挥个人和集体智慧,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同济大学民盟的一份子,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将更多的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大学的发展中来。

同济民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汪世龙(民建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刻领会了报告的精神和实质,体会最深的是与自己角色相关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统一战线和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重要表述。

首先,作为基层民主党派的主委,必须凝聚民建同济会员的共识,增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中共二十大绘制的宏伟蓝图、确立的奋斗目标和作出的战略部署,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国家发展作一份贡献的局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底线思维。

同时,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感触尤深。我们要时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刻理解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争取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蔡永洁(民进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迎来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论断立足新时代发展特征,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回答明确了中国怎样发展以及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即人才。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要依靠人,科教融合发展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报告赋予了教育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

作为同济人,我们要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做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将主动肩负使命,强化教育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发扬创新精神,全面升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路径、机制和标准,为把同济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维胜(农工党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担当新时代大学的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容之后,专门在第五部分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充分说明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现代国际社会,东西方之间的竞争,核心是科技竞争,这也是中国综合实力和持续进步的命门。科技进步,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大学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既要做好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又要做好在科技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主战场中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工作,任重而道远。

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既可以赋能人才培养,又可以助力科学研究,还可以直接催生数字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的信息化部门,更是肩负着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数字化转型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在二十大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用信息技术为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动力。首先做好教学支撑系统的建设和服务,为人才培养营造适宜的线上线下环境,同时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充足可信的计算平台,为担当新时代大学使命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全体同济农工党员一定会以学习领会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契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李麟学(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致公党同济大学支部委员会主委、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以全链条支撑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进而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开宗明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家竞争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上海处在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对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前端的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当仁不让。要吸引世界级的人才,需要深入了解和追踪人才需求端。一方面,当今的教育科技人才对城市硬件与软件有着系统化的需求,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国际化运作机制、对人才及其家庭系统的全面支撑等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人才汇聚的重要法则是“有用武之地”,要在成就人才的科学研究氛围、知识产权转化、全链条产业支撑上下大功夫,进而形成凝聚人才、成就人才的突出优势。同济大学始终走在教育科技国际化的前端,有着吸引培育国际化人才的成熟经验,建议要着力打造校园层面的“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国际化前端人才的引进、成长、成就等的全链条上着力突破。

作为成立于海外的民主党派,中国致公党秉承“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宗旨,尤其关注着广大留学海外的教育科技人才,也肩负着凝聚海外人才、报效祖国的重大责任。作为民主党派一员,也始终关注国际化人才的命题,当在二十大精神的鼓舞激励下,踔厉奋发,为同济、为上海的“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杨守业(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九三学社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奋发图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海洋科学家,我深刻感受到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如深海深地探测实现的重大突破,我们自己研发的大国重器“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器也已经遨游海洋万米深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海洋基础研究积淀和原始创新力、在颠覆性的海洋高科技研发与产业应用、在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海洋科技人才数量等方面,我们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二十大报告又特别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我们九三学社将继续与中共携手共进,不忘初心,传承爱国、民主、科学传统,奋发图强,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海洋强国,人才是关键。我们要继续弘扬同舟共济、海纳百川的精神,汇聚全球海洋科技人才,利用同济大学临港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建设世界海洋科学家园区;加快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加强海洋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同济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早日实现海洋强国!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