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大学入选教育部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

案例名为“着力‘精准’输送毕业生服务国家需要”
来源: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时间:2021-11-28  浏览:

2020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各地各高校和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就业局势稳定,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为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宣传工作,经各地各高校申报推荐,专家择优遴选,确定了100个典型案例。

1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这100个典型案例名单,同济大学“着力‘精准’输送毕业生服务国家需要”案例入选。

近年来,同济大学持续推进学生就业引导工程,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发布校级文件《同济大学“扬帆奖”评选办法》;修订学生就业引导“青松计划”实施意见;健全精细化就业管理和指导制度,建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就业工作分管副书记—学院就业专职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学生骨干(毕业班级联络人)”五级联动工作体系,鼓励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突出3个“精准”,着力提升学生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择业引领“精准”,厚植家国情怀

面向在校生开展分阶段指导。面向新生群体,派驻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担任新生班主任,结合班会课开展生涯规划意识启蒙教育;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群体,深入学院开展以爱国主义为引领的择业观教育,建立试点学院核心授课小组;面向毕业班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宣传就业典型,开展仪式教育,激发同济人的使命与担当。

不断拓展择业引导的渠道。发挥就业工作育人功效,结合“驻楼导师”进社区等思政工作渠道,打造“浸润式”育人空间,各领域专家和同济学子共话成长成才与使命担当;以“四营一奖”(即“扬帆成长营”“青松计划体验营”“职业素养训练营”“求职技能提升营”和“扬帆奖”)为载体,聚焦行业发展前沿、重点领域就业状况,提升大学生重点领域就业竞争力。

 

发挥榜样典型朋辈示范作用。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朋辈教育,举办基层就业毕业生论坛周、“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主题报告会、优秀大学生报告会等活动。积极选树宣传一批爱国奉献、奔赴基层、部队就业等毕业生就业典型。

平台搭建“精准”,助力报国之行

持续加强校地合作。通过“同行计划”暑期挂职锻炼,校地协同开展各地人才周活动,与多个省区市建立人才输送和培养机制,引导毕业生服务地方建设。

拓宽就业服务矩阵。组合发挥“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同济就业”抖音、手机短信等融媒体的信息传播与引导功能,确保就业信息的全覆盖和到达率;分层次、分类型、分时段建设行业类求职工作群组和职业类求职交流群组,做到线上线下服务“零差别”,形成“点对点”就业服务矩阵。

协同联动各类就业资源。收集和梳理重点领域集团型、行业型的招聘信息并制作推送合辑,便于毕业生集中高效地了解相关领域的需求信息;借助“教育部互联网+就业公益课”“国聘行动”“云聘行动”等外部平台和资源,丰富校园重点领域就业的引导内容;充分联动校友会、科技园等资源,发挥“环同济就业带”的校友带动效应。疫情形势下,学校招聘活动“不打烊”,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服务单位超过2200家,其中专场宣讲会的重点单位比例超过75%。

 

服务关怀“精准”,激扬青春筑梦

注重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连续多年开展“扬帆奖”评选与表彰,设立“济天下”就业关爱基金,为在重点领域和艰苦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保障。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基层就业引导工作,定期赴实地看望慰问基层就业毕业生,切实加强校地合作。

创设地方招聘专人对接制度。学校配置专人对接各地各类人才招录工作,从报名阶段开始提供全过程分类指导与服务;组建各地选调生校友群,跟踪了解毕业生发展情况,持续传递母校关怀。

充分调动校友力量。推出“济ž奋斗者”、“同济人在一线”等栏目和特辑,开展“选调生回母校”宣讲、汇编《献礼建党百年——同济大学基层就业毕业生优秀事迹》,以学长学姐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鼓励在校生树立远大理想,将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近年来,同济大学毕业生重点领域就业比例近70%,应届毕业生签约各地选调生人数持续上升,涌现出李翀、文东、陈家敏、贺易诚、郭岸等一批赴基层、西部和“四重领域”就业的典型人物,学生就业工作成效受到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