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嫦娥五号任务再次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其中也凝结着同济大学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研究团队的重要科学技术贡献。这一由我校测绘、土木、信息、物理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凭借多年自主研究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方法,以高可信度探测出月石月坑障碍,从而助力嫦娥五号完成高难度落月。
这仅是同济大学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保驾护航的一个案例。五年来,我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一系列大手笔、新举措,持续纵深推进科学研究,学校的基础研究实力得到整体提升,科技自主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努力以一流科研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同济大学将于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科研工作大会,共同谋划推进学校“十四五”科研高质量发展。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同济大学科技创新质量、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具体行动,同济大学将推出 《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若干意见》30条,还将对学校科研管理政策、支撑激励政策进行系统性修订和制订,助推“十四五”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进基础研究
五年来,同济大学一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80项,2020年获批数比2019年增长11.8%,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9项、课题233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这一组数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同济大学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反映了近年来学校在积极创新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提升教师基础研究能力所作出的改革与探索,已初显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同济大学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对学校的科技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评价”,鼓励同济教师潜心问学、探索科学真理,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继续巩固传统工科特色、继续提升同济人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同济教师的基础研究能力,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学术实力。
学校启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本着“自由探索、对接需求、同济特色”原则,遴选、资助了一批具有科研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科学前沿和基础领域“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尤其鼓励通过协同交叉解决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支持引领新兴产业与新业态发展的技术创新。
五年来,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提升,一批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纷纷落户同济大学。2018年,同济大学获批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同济大学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是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设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聚焦干细胞基础与转化的重大科学问题;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致力于研究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培养我国当前紧缺的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2019年,“智能计算与应用”同济大学数学中心成立,努力抢占数学基础研究创新制高点;作为两个国家级干细胞库之一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在同济大学揭牌。“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33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地,其中文科科研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也获重要进展。学校还集中力量着力打造“城市”与“德国”研究方向的智库体系。今年,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基地入选上海市首批重点智库。
五年来,同济大学学者在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防灾减灾、深空探测、深海探索、交通运输、绿色环保、精密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一批具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接连涌现,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7项,其中包括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牵头单位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0项;作为牵头单位,学校文科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4项,其中人文社科最高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高水平成果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大洋钻探、干细胞、结核病防控等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成果近百篇。一批杰出学者获国际重要学术荣誉,或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主编、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
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成为宝贵的教育和育人资源,直接支撑了高水平青年人才培养。就在本月,同济大学表彰获评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的20个团队。这些团队无一不是既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又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等研究生培养方面表现优异。
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
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医学抗疫、科技抗疫,以及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等主战场,处处跳跃着一个个鲜亮的“同济元素”……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科研所向”,五年来,同济人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心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开展高效有组织的科研,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催生大成果,主动服务国家“急难险重”,在学校层面强化以重大工程为导向的统一谋划、组织、协调与全链条管理,多学科集成开展组团式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在祖国大江南北挥洒汗水、大显身手,为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战略提供了直接、重要的科技支持。
港珠澳大桥烙上了深深的“同济印”。同济大学一批知名教授科研攻坚,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90多岁高龄的孙钧院士30多次深入大桥建设现场,为大桥建设排忧解难。
强大的科研团队为上海第一高楼保驾护航。同济大学教授承担起了上海中心大厦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重任,学校相关学科数十位知名学者集体大会战,开展数十个课题的科研攻关。
面对“设立雄安新区”这一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同济大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建筑、规划、管理、交通等多学科优势,成立了同济大学雄安未来城市研究院,从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管委会多次给同济大学发来感谢信。
五年来,同济大学还积极打造校地、校企合作“升级版”。推进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山西等省份的全面战略合作;携手中国中车、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知名企业,通过共建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院,开展产学研深度战略合作。
2017年,同济大学与嘉兴市政府联手共建“校地合作全面创新示范区;2018年12月,基于多年在浙江黄岩开展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及研究实践,同济大学携手黄岩共建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今年,学校与青浦区携手,联合长三角地区高校,筹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向深入,同济大学紧扣区域内各地产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同济的学科、人才资源及一批科技新成果,不断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努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贡献。
让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落地,造福人民。五年来,学校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模式,物理、医学生命、海洋等学科的一批优秀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单笔最大现金转让金额达3800万元。12月22日,学校发布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今年,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入选“2020年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同济大学一直主动推动学校优势学科、科教资源向校外溢出。五年来,同济大学更加着眼身边,深入校园周边的老社区、老弄堂,研究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需求,改造社区业态,将社区变成创新链源头,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学校与杨浦区四平街道社区联手打造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为老旧社区带来创新活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年产值从2016年的327亿元增至2019年的460亿元。
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科学研究呈现新图景
今年9月,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7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涉及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域精细感知技术、高实时一屏集控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城市运行重大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框架等,为防疫、应急、设施运维等城市运行领域再添助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推进,同济大学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新内涵。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两年来,已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平台和学科建设、重大科学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积极致力于为无人系统国际学术发展和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作用。
以人工智能赋能,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师生创新成果接连问世。这是一种体积微小、载有溶栓剂药物的仿生手术机器人,在外加磁场的指挥下,聚集在血栓部位,产生热和力场,成为高效的微血管血栓清道夫。它由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微纳无人系统研究团队经医工理深度融合、联合攻关研发而成,可用于医疗靶向微血管溶栓。今年5月,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将人工智能用于医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生兰伊莎,通过编程把医学的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立体可视化图形,医生和患者可在电脑上看到心脏和血管的直观图像。将人工智能赋能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生马腾带着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桥梁钢结构裂纹实时监测系统,能对桥梁扩展期裂纹性态进行实时追踪,成果2019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一等奖。
今年8月,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项目开工。该项目是上海市2020重大建设项目,位于张江总部园南区,将建设陆海空天自主智能体及多体集成研究中心、下一代器件和算法研究中心、无人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成后将加速促进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推动该科学中心建设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
人工智能还将应用于校园周边赤峰路的改造升级。政府、高校、企业联手,将在此打造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赤峰路段,通过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驱动,打造一批集实体店、实验室、孵化器、众创空间于一体的“未来生活原型实验室”,并实现实体运作、持续迭代,在服务市民生活的同时,转化实验室科研创新成果,重构社区生活的新场景,让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智能感知与遥感应用、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智慧城市应用、智慧诊疗和健康保障、智能规划……同济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继续向这些前沿科技领域进军,让“人工智能+”为学校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带来崭新美好图景,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同济人新的更大贡献。(艾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