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中国道路”第五课开讲,副校长顾祥林讲述“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0-12-02  浏览:

“中国道路”第五课12月1日晚开讲,副校长顾祥林以《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为题,讲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以及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的桥梁建设。他通过讲述中国土木工程师们和科学家们的建桥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之路及取得的成就,在古今对比、中西对比中,感受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从而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

顾祥林从故宫、长城、赵州桥等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讲起,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他表示,中国古代建筑是在使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而近代建筑的特点体现在钢铁等新材料的运用上,现代建筑则是追求高度、跨度、穿越能力的综合发展,未来建筑则是挺进沙漠、走向太空的探索,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得益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中国古代的桥梁建设在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顾祥林着重为学生介绍了赵州桥。他表示,无论从建筑的美感、跨度还是难度来说,赵州桥在当时都是领先的,它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顾祥林为大家介绍了老校长李国豪在桥梁建设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由李国豪设计完成的南浦大桥是中国桥梁界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跨度桥梁,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中国从此走向桥梁强国。目前,在全球梁式桥梁排名前10的桥梁中,中国占据5座;拱桥前10名中,中国占据7座;斜拉桥前10名中,中国占据7座;悬索桥前10名中,中国占据5座。由此可见,中国在桥梁建设中已经从跟跑、并跑发展到领跑。

顾祥林指出,桥梁建设不仅用于道路的连接与交通网络的完善,还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扶贫攻坚、保护生态,从而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顾祥林在总结中勉励同学们应该为国家建设发展成就感到自豪,接续奋斗,不仅要建很多物理意义上的桥,更要在人们心间搭起桥梁,做“心灵之桥”的强大建设者。(王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