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建筑规划学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杨浦滨江考察,表示将继续努力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1-05  浏览:

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我校众多学者深度、长期参与规划设计并实施的杨浦滨江考察。总书记来到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结合视频和多媒体演示听取黄浦江两岸核心区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基本情况和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情况汇报。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者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点穴”式调研选择了杨浦滨江,是对上海的老城更新给予的高度肯定。作为长期关注、深入参与上海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者,我们倍感自豪,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将更加自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更深地参与到上海这座正在迈向“全球城市”的品质提升工作中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提供同济智慧。

记者采访获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郑时龄、莫天伟、伍江、常青、吴志强、唐子来、彭震伟、李振宇、周俭、张尚武、汤朔宁、章明、张松、蔡永洁、杨贵庆、庄宇、匡晓明、沙永杰、李翔宁、于一凡等一大批学者,在上海开展老城更新实践,其中包括新天地、苏州河、外滩、徐汇风貌区、黄浦江滨江沿岸,提出了包括变“拆改留”为“留拆改”的城市更新口号,最终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普遍遵循的老城更新原则;上世纪九十年代,莫天伟等就开展了新天地的更新改造,使之成为古建新生的标本;郑时龄、王伟强教授主持的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的公共空间设计的案例。还有,担纲变“锈带”为绣带、秀带的黄浦滨江工业带,变身为世博大舞台的上海世博会规划实践;刘悦来的四叶草堂为社区居民营造出的社区花园,带来了园小幸福足的岁月静好;深度参与浦江两岸后世博的与古为新战役,当年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已华丽转身,世博遗产也已成功换了身份;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河十八湾,现在个个都成为市民的滨江、时尚的滨江濒河,业内专家经常将之与巴黎右岸、泰晤士河滨水文化创意区相提并论。

杨浦滨江

南京路步行街

苏州河

上海博物馆东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黄浦江两岸曾经是上海近代工业的重地,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位置极为重要。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壮大,老厂房、老码头等迁出市中心地带势在必行。借着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世博总规划师吴志强带领同济团队对近六平方公里中的工业遗存一一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规划,上钢三厂、南市发电厂等一个个都变成了展馆;令人惊喜的是,世博尚在进行,章明等就开始了城市未来馆(南市发电厂)的更新改造,最终将其成功换了身份——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据悉,这是上海世博园区里世博、工业双遗产最早变换身份的老建筑。

尤值一提的是,杨浦滨江的更新改造,除了章明历时数年深入细致的更新(这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只是其中一段)外,本世纪初就有同济人的深度参与。2008年,该学院于一凡团队接受上海市规划局等的委托,对杨浦区-虹口区交界处的秦皇岛路码头开展了保护性改造设计,并完成现场施工,使之成为上海世博游园的一个浪漫渡口。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尚在进行时,匡晓明团队就开始参加了上海杨浦滨江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为杨浦滨江提交了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将设计的目标确定为“世博园外的最佳实践区”。匡晓明介绍,杨浦滨江总体城市设计范围西南起大连路,北到闸北发电厂,全长15.5公里,重点是从大连路到复兴岛的杨浦滨江核心区段,核心段长约5公里长,面积约为4.76平方公里。规划以网络聚合、人文水岸和时空拼贴为理念,提出智慧滨江、生态滨江和活力滨江的规划目标,主要构建包括盈彩江岸——还江于民、时空走廊——活化遗产、珠连绿带——活力空间三大特色。他说,团队提供的大部分设计成果都被纳入控规实施方案,尤其是还江于民、遗产活化和生态绿色已成为今天杨浦滨江的核心特色。令人高兴的是,在随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按照创新、传承、生态与活力的思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今天美丽的杨浦滨江,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规划初心。

如今,这种溢出效应还广泛流播至我国广大地区。常青院士团队的“外滩源”研究促进了苏州河黄浦江交汇之处外滩公共空间的改造,他主持了外滩招商局大楼修复设计。之后,他带领设计团队先后开展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台州海门老街修复、海口骑楼老街修复等工程设计实践,本着“与古为新”的宗旨,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出格的原则,逐渐构建了系统的风土景观体系。

周俭团队长期致力于“活力街区、开放水乡”的设计实践,同里就是他带领团队精心规划修复的水乡;廊与桥,砖与木,点点滴滴,还原了江南水乡公共空间的底色。2012年汶川地震之后,周俭教授带领团队连续数年,在都江堰等地进行灾后重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壹街区”是上海援建的安置房片区,周俭教授担任总规划师,他和总建筑师吴长福教授等八位教授一起,力求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公共空间,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小街坊、密路网、窄马路、开放街区”,成为住区空间共享的一个范例。

都江堰壹街区

研究着,实践着,还展示着,同济的建筑规划学者全方位深耕“城市更新”。上海市自2015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城市空间艺术季,2015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由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和美国建筑师莫斯塔法维共同策展,2017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由同济大学李翔宁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方振宁教授、意大利建筑师博埃里策展,2015、2017和2019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学术委员会主任都由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担任。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由日本艺术家北川富朗策展,同济大学教授章明担任总建筑师。

李翔宁在哈佛大学筹办的展览

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必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这是该学院学者们的共识。2007年,该学院博士生高璟在导师彭震伟指导下,以《黄浦江城市空间演进及成因机制研究》为题展开黄浦江河流形态、城市街区和交通空间等三类形态要素的变迁轨迹研究,一系列创新性观点为黄浦江城市空间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介绍,近20年来,院里以城市(乡村)更新提质为主题展开论文、设计的同学难以计数,学院育人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精英,因此这种前瞻性引导是贯穿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的。他说,近年来旧城更新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热点的同时,教授们将视线移向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城建设现象,发现新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及进行再城市化改造的潜力。蔡永洁和许凯两位教授带领本科毕业生,连续三年将陆家嘴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调研,分析总结陆家嘴这个标志性的城市CBD在空间尺度、多样性、便捷性等人性化因素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空间加密的设计策略,探索将现代化的陆家嘴CBD转型为充满日常生活的中央活力区,致力于其空间品质的提升策略探寻。三轮的毕业设计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成果连续两次参加城市空间艺术季,并被媒体关注报道。

陆家嘴三巨头

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的报道,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我们过去的工作,深深感到:城市就像一棵小树慢慢长成苍天大树,年轮一圈一圈漾开去,枝丫一枝一枝伸出去,由此积淀的文化就变成了城市的灵魂、底蕴,它是不能割裂、不能肢解的。我们要像总书记嘱托的那样,对待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就要像对待“老人”一样,不着急慢慢来,想好了再更新,慢工细活中显尊重、慢条斯理中留住城市中的“自然纹路”,久久为功,我们的城市就可向史而生。这样,我们就能留住城市的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印记,城市里的老老少少心中的“家”“乡愁”和最美的记忆就在那儿,文化自信就有了“系缆桩”,家国情怀就有了那轮雪亮的明月,梦里老家不再“无系挂”:城市因为细节温馨,自然而然就是人民的城市。

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为我们的城市空间治理提出了高目标、高要求,我们的工作与之对照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奋力拼搏。 (程国政) 

观点选要:

同济人参与的城市更新

郑时龄

凡是重点的城市公共空间项目都有同济人的参与。

由郑时龄、王伟强教授在1998-1999年主持的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的公共空间设计的案例;外滩源的规划有常青院士开创;卢济威教授设计的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也是较早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卢济威教授也参与了虹口区北外滩的城市设计,推动公共空间;2002年,郑时龄、王伟强教授与意大利建筑师格里戈蒂合作主持了城市设计;2015年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曹杨新村城市空间更新案例由王伟强教授主持,徐汇区的案例由陈易教授主持,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李翔宁教授曾经在2010年主持了杨浦滨江规划的国际方案征集;2017年杨浦滨江贯通的规划由郑时龄教授审查和指导,同济建筑设计院的刘毓劼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李立、章明等参与设计,章明负责协调,同时设计了杨树浦水厂的滨江贯通段;郑时龄参与浦东23公里滨江贯通的审查和指导。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方面,同济大学教授沙永杰、童明、侯丽等一大批学者担任社区规划师。沙永杰是上海第一位社区规划师,早在2009年就主持武康路城市设计,武康路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早在2002年由郑时龄、王伟强教授主持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也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 

城市有机更新与公共空间复兴

伍江

若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状况,那么最直接准确的方法就是深入观察和了解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凡是公共空间井然有序、活力充沛,那么这个城市中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必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超高速发展后,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其发展模式开始出现了从增量主导向存量主导的重大转型,小规模、渐进式、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城市有机更新替代了过去一味以数量增长为导向的扩张型发展,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在此期间,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成为有机更新的关键抓手。

新世纪以来,上海在通过城市更新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上海城市的“主动脉”,黄浦江两岸见证了这些努力所取得的长期的、重大的成就:21世纪初启动实施的综合改造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外滩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可达性和环境景观,在保护尊重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外滩形象的重塑;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通过重大事件带动浦江两岸持续性的空间改造与功能转型,突出反映了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塑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我本人则很早就意识到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作为总策展人于2015年创建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城市更新”作为首届艺术季的主题,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意义是城市空间存在的核心内涵,并强调公共艺术的介入。

正是在此类观念的引领和影响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应当从排他闭塞的生产性空间向共享开放的生活性空间转变,上海积极制定并推动了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于2017年底实现了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的全线贯通,并逐步带动徐汇西岸、杨浦滨江等沿江重点区段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分阶段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尽管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空间贯通”只是将黄浦江两岸打造为世界级一流滨水区的第一步。要让黄浦江滨水空间成为可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比肩的“城市客厅”,还有大量工作要做。2018年7月至11月,我和我的团队受上海市决咨委委托,开展了《黄浦江两岸空间发展与功能更新对策建议》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浦江两岸滨水空间目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两岸对腹地的辐射力不强,牵引力不足;二是沿江各滨水区段开发功能雷同,多样性不足,公共空间缺乏文化活力,可达性不强;三是生态走廊的整体效应有待发挥,生态基底品质尚待提高;四是总体定位与结构缺少高屋建瓴的宏观思考,开发建设机制尚待优化。

针对上述四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四大应对策略,一是通过梯级渗透、横向辐射轴、高密度节点,完善空间结构;二是通过增强文旅性、混合性、可达性,优化功能结构;三是通过水质本体治理、复合岸线构建、生态网络拓展,提升生态韧性、巩固生态基底;四是通过多规合一、以市为主、市区联手、区区联动,优化浦江两岸的开发建设机制。

城市有机更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持续不断的过程,公共空间的形态、功能和组成也必然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发生调整和改变。习总书记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的需求和意志永远是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塑造的终极目标。 

吴志强

城市应该也能够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如此,上海老城更新如此,智慧城市更能如此。我们规划人一切工作的初心,就是要把最好最美的空间,留给最多的市民。

对照习总书记的指示,我们的工作距离党中央的期望还有不小的距离;聆听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加倍的努力、细致的工作,不断为我们的城市提供越来越多品质更好的空间,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常青

近年来,我们团队以外滩源等为对象,参与了上海一些老城更新工作。

其中,以杨树浦水厂为起点的到杨浦大桥,总长2.8公里的杨浦滨江段遗留着大量工业遗存,我们团队对这些建筑的年代、功能、风貌等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在现有文保单位的基础上列出了一张附加保护清单。

“虽然不是挂牌保护的建筑,但是它一样含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岁月的痕迹。能够证明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像篦头发一样,细细地篦一遍。就怕有什么遗漏。”杨浦滨江成为一段老百姓能够走的进来做得下来谈得起来的亲水空间。 

城市滨水地带发展的三个基本环节

唐子来 

纵观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带发展,开放空间贯通、塑造区段特质和辐射两侧腹地是三个基本环节。城市滨水空间是稀缺资源,必须确保公共开放属性,如今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水开放空间已经全线贯通,但各个区段的特质塑造将会面临更大挑战。既要深入发掘各个区段的历史文化脉络,又要充分动员所在社区的广泛参与,从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提炼各个区段的特质内涵。作为黄浦江滨水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会后发展利用世博历史遗产和嵌入艺术文化魅力(图片)。与此同时,还应当思考如何通过轨道交通网络和慢行交通网络,使黄浦江滨水空间转型带动城市腹地发展。一方面,要提升滨水地区和城市腹地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使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都能够十分便捷地到达滨水地带;另一方面,要使滨水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享受慢行交通、社会交往、文化体验和滨水游览提供独特载体。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教育教学

彭震伟 

同济大学的建筑教育一贯秉承重实践、重能力的办学理念,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服务国家与地方的重大建设需求,站在城市建设的前沿,面向未来。教授们不仅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献计献策,还积极实践人才培养与建设实践的结合,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四个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具有空间的属性。因此,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各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始终贯穿着空间规划设计的主线,无论是每幢建筑,还是街区,抑或整个城市的空间,在专业教学中都围绕着如何实现人和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学院的各个专业与学科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能创造出更好的适合人的需要的空间。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案例就体现出建筑、规划、景观各学科专业通力协作的优势与成效。 

李振宇

城市是否美好,首先取决于服务广大市民的公共空间的质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了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引发了大家对公共空间的热情关注。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一批教授学者,形成了一个有深厚学术理论、有丰富专业实践、有重要社会影响的群体,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写下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美丽篇章。像郑时龄院士的南京路改造,从河南路到西藏路,设计改造为纯步行商业街;地面花岗石铺装,配以城市家具,绿化小品;整修立面,辟出广场,为“中华第一商业街”增添了新的风采,也为全国的步行街作出了一个样板。章明的杨浦滨江还江于民,向史而新;吴志强的世博之后,协同共享;唐子来的最佳实践,多元共生;常青的与古为新,文质彬彬,当年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在变为现实。 

城市公共空间怎样规划建设更有吸引力

周俭

一个完善且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体系是一个城市展现文明的重要场所,它可以包容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的活动。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促进文明的行为,是城市中培育和倡导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共同分享精神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并不单纯是提供一个场地,它需要具有吸引力。

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特征性和多样性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属性。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特色需要我们传承地方的文脉和地脉,因地制宜地去营造;公共空间的多样性需要我们尊重地方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在都江堰“壹街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尊重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借山理水,营造了由河湖、林盘、街道、广场全要素的公共空间体系,通过十年的积累,现在成为了都江堰市民最喜爱的场所,成为了都江堰城市的标志地区之一。

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也会促进绿色的生活方式。慢步、骑行空间体系是当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地面让给人”是我们在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中实现绿色出行目标的一个重要规划策略。为此,我们需要为绿色出行规划一个连续、便捷、舒适的,具有人文性和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为人民建设一个可漫步的城市。 

杨贵庆

在我国当下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保障越来越显得重要。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家们与当地居民来共同合作创造完成。

大城市建成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细微性,需要小尺度公共空间来承载和实现。小尺度公共空间与住宅地具有较好的邻近性,是日常社会生活的发生器。作为一种社区和邻里层面的平民化的公共空间,它体现了更多的社会公平性,其场所营造对于邻里交往、社区网络建构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沙永杰

2007年起,以武康路保护规划和综合整治修缮工程总规划师为起点,我在徐汇区衡复历史风貌区内长期担任总规划师,协助规划、房管和街道等部门为每年政府实施的历史保护、环境整治、小区和老建筑修缮等工作制定项目清单、实施技术导则、协调落实方案和实施过程协调等具体工作。为徐汇和上海其他各区实施社区规划师制度提供了机制层面的先例。目前还担任浦东新区缤纷社区规划导师,长宁区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名誉总规划师等工作。

近年为长宁、虹口和浦东各区重点发展区域转型升级和推进相关规划调整提供决策和规划研究支撑,今年在协助制定启动实施计划。这部分工作将形成上海城市更新若干探索新模式和新机制的试点项目(2020年各区将发布相关计划)。

今后,将发挥同济学科优势和院士团队影响力优势,针对上海当前转型和能级提升实际发展需求和相关瓶颈问题,通过长期深度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东京和新加坡重要专业或研究机构合作,通过出版物和上海规划管理部门深度参与的研讨会方式引进上海国际对标城市的规划和制度经验,摸索在上海转型发展特殊历史时期,重要研究机构为城市规划和制度改革产生积极实际影响的新路径。这些工作和成果包括,与上海市规划院合作主办的亚洲城市论坛(2013起),市规划资源局指导,与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合作主办的“东京-上海 城市更新论坛”,出版物《亚洲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东京城市更新经验》等。 

张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章明

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延续着“向史而新”的建筑史观,即将历史看作一个“流程”,一个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新介入的元素既保持着对既有环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之中,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附着与粘连,与之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建筑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又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

向史而新的目的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市民提交一个品质更好、承载更多美好的城市空间。 

庄宇

静安寺地区是上海办公商业最密集的区域,2003年通过城市设计,整合了寺庙、公园、地铁车站等多个要素,形成以地铁车站为核心“寺院合一”的公共空间体系,串联了多个商业、办公及地面公交枢纽,成为上海最受欢迎的四大公共活力地区。我们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名片,不仅需要考虑精致的景观设计,更需要结合就业和居住集中的区域来布局,形成公共空间体系,强调步行化主导、混合文化、商业、休闲等多种功能,形成城市活力区。这样的思想同样贯穿于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街区、郑州(新)南站地区。

同时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充分利用城市的特定资源和需求,结合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历史遗存要素,凸显城市特色。如我们团队的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园项目,利用了原来的污水处理厂和多处祖屋、宗祠、教堂等老建筑以及城市排涝需求形成水面开阔的碧湖生态公园,成为漳州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得到切实的落实。 

匡晓明

杨浦滨江的规划建设在十年前就开始由上海市委市政府谋划布局了, 在随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按照创新、传承、生态与活力的思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今天美丽的杨浦滨江,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规划初心。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随后的十年里这项城市设计的大部分成果都被纳入控规实施方案,尤其是还江于民、遗产活化和生态绿色已成为杨浦滨江的核心特色。今天呈现给市民的滨美景是富有远见、持续用力的结果,是上海凝聚各方智慧久久为功的结果。 

于一凡

回顾15年来在黄浦江两岸参与的更新与整治工作,呈现出了清晰的“文化”主线和“还江于民”的理念。这一过程突出为以下特点: 1)持续更新,以民为本;2)传承与创新交织,凸显海纳百川的上海风格;3)整体规划与重点行动,有步骤地推进获得了上海人、特别是原住民的认可和欢迎;4)世博会作为城市大事件,其跨江选址对激活和促进两岸滨水地区的更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尚武

公共空间是城市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质量和治理水平。我认为,看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不是去看那些高楼大厦,而是去看他的人行道。

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杨浦区“美丽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着重对杨浦区街道建设现状在全市层面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杨浦自身的特点和不足。之后,规划从安全、整洁、宜人、活力四个基本需求维度,选取18项指标,对全区600多条道路,1200多个路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

通过评估,了解区内街道建设现状,明确短板街道和品质街道的具体分布。并按问题的差异对街道进行分类:短板街道是亟待整治的地区,一般街道以完善功能为主,而特色街道则需要着重打造。

在评估的基础上,规划提出杨浦区美丽街区建设,以安全、整洁为基础,以宜人、活力为提升需求,以多个特色化的需求形成独特的个性形象。在满足基本需求和提升需求之上,实现特色化营造。我们努力的初衷就是:把城市街道交还给市民。 

李翔宁

文化是当代全球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一个文化消费和媒体传播对城市发展日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围绕城市空间再定义的城市策展帮助重构了文化创意产业和空间生产的系统,并通过展览和事件经济推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复兴。 

“展览”介入城市发展:同济建筑智囊团参与城市议题回应城市发展

2013年10月,作为建筑策展人,我用“进程”讨论城市的相关问题与思考,联合同济大学设计院曾群教授等,用现场营造的徐汇滨江岸线的建筑群落回应了建筑介入城市“进程”的议题。展览联动当代艺术、戏剧等艺术门类,融汇声音、影像、空间、装置、表演等创作语言,结合浦江西岸的现场基地,给西岸打造了作为国际性跨领域的艺术前沿阵地、当代城市文化的高端平台、新世纪最大的户外美术馆群的城市发展目标。

2015年借着西岸的飞机库的建筑改造完成,第一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策展人伍江校长、建筑策展人李翔宁用“城市更新”的主题回应了上海城市进入到“城市更新”阶段的策略与思考。借由展览研究全球城市“城市更新”的历史与文献,展示历史/传统如何在城市更新语境中的对话,传达城市更新中有关生态、科技、数字等新的城市范式,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打下良好的信息传播基础。

2017借由总策展人李翔宁用连接(thisCONNECTION)”与“断裂(disCONNECTION)”读音的相近和双关,讨论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的未来,讨论如何将各种原因形成的断裂转化为连续开放、可达舒适的人性化、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该主题是上海城市空间中“断点”转化的产物和映照。主展览呈现了全球滨水与公共空间整治的优秀案例,讨论上海滨水空间的未来。其中,主展展场民生码头作为上海滨水空间的一部分,其改造将作为具体的案例来呈现如何连接和重整原先断裂的城市空间,构筑开放平台,从而真正地提升黄浦江两岸开放空间的潜在价值,并以此促成更多有着相似“连接”性的未来公共空间。展览改造的8万吨筒仓称为上海两岸贯通目标下的新的文化辐射点,为上海城市滨水空间的额两岸贯通描绘了坚实的基础。

同济专业智囊团不仅在上海介入到城市发展,同时辐射到深圳、南京、美国波士顿、威尼斯等地,在展览的实践中,不仅生产真正的城市未来空间,同时用文献展的方式进行理念的传播。“记忆承载,事件触媒,新旧交融”建筑师与策展人不仅仅以建筑的物质性,更以其文化内涵来投身到城市、乡村建设之中。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李翔宁用“building a future countryside”展示的中国乡村建设经验将中国建筑师对于城乡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方案传播到国际语境之中,对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城乡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汤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们重视学科发展对社会的服务和贡献,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参与工程实践提供高效服务,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的历史责任,也是同济建筑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的学科定位的体现。他们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城市建设中来,设计出大量真实且关联城市文化发展的建筑,为上海的建设贡献智慧。

章明和张姿所设计的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设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都是对于上海工业遗产改造的范本,同时也成为上海艺术文化新的载体,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由年轻学者李立原创设计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当中,一座新的文化地标等待启幕;作为中方设计负责人多次参与歌剧院设计的徐风完成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音歌剧院等世界顶级音乐厅项目,为描绘上海音乐文化地图贡献了一份力量;钱锋、汤朔宁参与设计并完成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实现技术革新,满足其成为国际最高级别体育赛事标准要求的、多功能的、综合性水上体育竞技中心;任力之所带领的设计团队和科研团队深度参与上海中心的设计建设工作,为建设上海的新高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曾群设计的上海棋院以安静祥和的姿态出现在充满商业意味的南京西路,成为闹市中的一片文化静地。他们的设计力求与社会融合,努力创造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使得建筑呈现出纷繁的多样性,真正推动了所在区域的文化交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上海建设成为一座国际文化大都市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未来,学院教师将继续立足本土同时注重地域性文化表达,通过高质量的设计作品实践触发对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问题的深入探索。同时,我们要继续坚持依托知识、人才、创造力和城市空间等要素实现区域创新式发展道路,加快设计产业发展及推进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另外,我们还将依托学校的多学科优势,在城市研究、规划和建筑、社区环境等方面汇聚智慧资源,适应技术变革时代潮流,支持前沿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贡献力量。 (以上观点由程国政整理)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