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扶贫路上,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正奋力前行———我校持续推进三项青年志愿者扶贫专项行动见实效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0-15  浏览: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我校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名列其中。这份成绩单中,凝结着包括同济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同济人的爱心、智慧和真情奉献。

同济大学自2013年定点扶贫云龙县以来,聚焦“志智双扶”目标,针对云龙基础教育现状,分别启动并持续开展“研究生支教计划”“筑梦空间梦想教室计划”“美丽乡愁-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3项青年志愿者扶贫专项行动。7年间,学校30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4批支教团共计200余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奔走在扶贫路上。他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一系列精准志愿扶贫服务,热情助力当地的基础课程建设、学生素养扩展、乡土教育扶持,努力为未来乡村建设培养一批“知乡、爱乡、守乡、建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济学子的志愿帮扶也接连赢得荣誉:获评“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2019中国慈善项目大赛百强榜单……

“同济大学通过多维度、立体式、深层次的教育扶贫志愿服务模式,引导青年志愿者投身扶贫实践,不仅发挥其自身优势,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贡献,更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担当。由此,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高校教育扶贫双向育人的新路径。”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表示。

接力爱心支教,全过程帮扶中学生学业发展

2014年和2016年,同济大学先后在云龙县团结中学、长新初级中学设立支教点。5年来,已有24名同济研究生在当地开展支教服务,持续接力,补齐当地师资短板,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6年7月,第17届支教团与团结中学学生合影

支教团成员严选、优出,他们主动承担了支教中学数学、物理、英语、语文等主要科目的教学任务,人均周课时25节以上。他们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工作,帮助重点学生课程补习和定点辅导,建立“一人一册”动态评估记录,全过程辅导学生学业发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志愿者负责的多门课程成绩有显著提高。

支教团成员依托电信、规划、设计、人文等自身专业背景,为云龙县教育局设计图标、创建微信公众号,推动优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搭建电教室电子书包网络资源平台,参与录制网络培训课程,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通;编写优生质量分析软件,智能化跟踪分析学生成绩,为开展个性化教育帮扶提供技术支持。他们还引入3名同济大学国际学生赴云龙,围绕“中国与世界”主题开展专题授课,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支教团引入3名国际学生,围绕“中国与世界”主题教授英语课,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支教团还开展尖子学生“培优计划”和重点学生“送课下乡”。他们坚持每周末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县一中为高三尖子生进行高考辅导,还召开多次学习交流座谈会,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方法、备考经验、心态调整、答题技巧等体会,并进行难点重点习题答疑。2018年,当地一名学生因腿部受伤行动不便无法来校上课,支教团成员每周下乡为其补课,一学期风雨无阻。此外,他们还利用假期在村落开展课外辅导,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中外名画赏析”“认识23个声母”等课程。

2018年5月,第19届支教团开展送教下乡工作

辛勤耕耘迎来可喜收获。2017年,支教团成员获云龙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18年,支教团所在长新中学、团结中学教育综合评估分别位居全县第3和第8。同济研究生支教团2016年获评团中央、光明日报“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

搭建梦想教室,输送系列同济版优质梦想课程

一间间梦想教室在云龙县中小学落成、投入使用,一门门带有同济烙印和同济温度的特色梦想课程,跨越千里,传输到当地中小学生眼前。

2018年10月24日,同济大学为云龙援建的首间梦想教室在团结中学揭牌

建筑学、规划学、设计学专业学生组成了梦想教室的志愿团队,经过深入的需求调研,多轮方案讨论后自主设计、施工、装修完成。这里,充分考虑了中小学生的心理诉求,运用交互式景观设计,引入电脑、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打造了一个集自习阅览、讨论座谈、心理访谈、视频通话、形体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学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为后续“云支教”“云课堂”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撑。

2019 年,“筑梦空间工作室”成员在长新中学设计梦想教室

教室建成后,“梦想课堂”系列课程定制工作随后启动。志愿者团队将大学课程引入基础教育中,同时结合乡村特色文化,设计了“寻乡”“知乡”“守乡”三个阶段课程包,涵盖乡村地理、建筑赏析、家乡特产、设计启蒙、科技前沿等素养教育内容。系列课程工具包可供当地学生自主勾选,形成一份云龙专属的“同济课表”。

梦想教室进行远程线上授课,教师团队由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志愿者覆盖多个专业和社团,目前已和汽车文化宣讲团、数学文化宣讲团、乡村振兴研习社等10余个社团合作。开设了梦想导学课程,定期邀请同济优秀学子为云龙孩子们开展各类讲座。今年4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张艺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有晴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分别从乡村建筑改造和乡村环境保护两个主题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最新技术前沿和科学发现,还从乡村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本领,为未来建设美丽新农村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2019年4月15日,我校博士生张艺帅通过梦想教室为云龙学子远程授课

自2018年9月起,梦想教室相继在团结中学、长新中学、永安完小落成,输送建筑鉴赏、趣味地理、家乡特产、社团文化、专业导学等近10门远程线上梦想课程。截至目前,同济大学已在全国贫困地区建成8间梦想教室,2019年内还将落成5间;已形成“梦想课堂”系列课程包,打造所在地专属“同济课表”。梦想教室项目2018年获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一等奖,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深耕乡土教育,培养知乡、爱乡、守乡的古村传承人

2013年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当地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缺乏认同,当地特色乡土文化传承面临危境,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志愿者团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自那时起,他们在云龙县诺邓村开展了持续7年的“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的乡土教育活动,逐步唤醒当地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为未来乡村发展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4年7月,诺邓古村孩子选择的诺邓新地标,并为新地标代言

其核心专业团队由建筑学、城乡规划、历史遗产保护、文化产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多学科志愿者组成。7年来,他们在诺邓村开展4次乡土文化主题夏令营,为当地青少年带去优质乡土教育课程。包括山水何处、植物家园、古今生活等10门村落认知课程,古建新生、盐的故事、诺邓节日等7门家园特色课程,民艺复兴、民宿辩论赛、古村小导游等5门实践课程,带领当地青少年重识脚下土地,了解家乡文化。团队还编写并出版《诺邓乡土文化读本》,助力当地乡土教育开展、特色乡土文化传播。

2016年9月,美丽乡愁志愿者团队收集10余万字乡土文化资料,编辑出版《诺邓乡土文化读本》

团队运用独具特色的“乡土教育+”教学法,真正从内心唤醒当地青少年的爱乡意识。2017年2月,引入游戏化教学方法,设计情景式探索冬令营——“我的故事我的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闯关等形式,引导当地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了解家乡。2018年8月,举办“我的未来我的家”夏令营,青少年自主策划诺邓古村公共展览,成功举办“诺邓乡土文化展”。今年7月,复兴诺邓古集市。

2019年7月,引入“社区参与”理念,复兴诺邓古集市,通过青少年链接多方资源举办公益集市为成果导向,以文化促进产业振兴

在同济志愿者的指导下,诺邓青少年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老屋故事”“洞经古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成果;排演盐文化戏剧、绘制白族民居古建名片、撰写家园山水诗歌,形成系列诺邓文化创意作品;通过举办乡土文化公众展览、复兴诺邓古集市等活动,促成诺邓洞经古乐队的公开演出,再现盐马古道的历史风貌。团队还指导当地青少年成立“美丽乡愁诺邓古村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在他们心中播下建设家乡的种子。

志愿者的这些有益尝试还走出云龙,走向全国。团队研发的“田野拾萃”调研工具包,为文化梳理、村落调查提供标准化工具,目前已在全国近120个村落或县市的乡土文化梳理中使用;其研发的“一方志”乡土教育课程工具包,为广大扶贫团队提供相关教案和工具,目前已在4个项目点成功试用。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荣获2017年“为爱上色”全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金奖,并入选2019中国慈善项目大赛百强榜单。   (艾娇  英楠)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