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垃圾分类,经济与管理学院迈出第一步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5-31  浏览:

“哪些是干垃圾?哪些是湿垃圾?没喝完的酸奶盒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经济与管理学院A楼301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学院副院长谢恩正向全院教师宣讲垃圾分类工作。

在A楼北门出入口,记者看到,墙角放置着红蓝褐黑四个分类垃圾桶,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桶盖和桶身上贴着醒目的中英文垃圾种类标识,墙上两块中英文垃圾分类宣传板格外抢眼。

因地制宜,利旧和循环使用

今年1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出台,并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一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经管学院率先响应。“四分类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生活场景,”谢恩说,条例公布后,学院多次深入周边居民小区、办公楼宇、公共场所实地走访调研,对照条例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分析研究A楼空间功能布局、师生动态路线,以及可能产生的垃圾类型,“要找到最适合我们大楼的垃圾分类方案。”

调研发现,底楼前后两个出入口,北门进出人流量大,宜放置四分类垃圾桶,南门正对地铁口狭小通道,参照市容标准,可设置可回收和干垃圾桶。2至5层是教室楼层,生活垃圾以矿泉水、饮料瓶、咖啡杯居多,快递包装盒和外卖餐盒次之,需设干、湿、可回收垃圾桶。6至23层为行政办公和教师办公区域,废纸、过期期刊杂志、快递包装盒偏多,应设干、湿、可回收垃圾桶。

垃圾桶分类按需设置,投放点也有讲究。“设置分类垃圾桶,最终目的是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降低填埋比重。”院办赵老师介绍,为推动垃圾集中分类投放,便于后期集中回收处置,唯一一个有害垃圾桶放在北门出入口;干、湿和可回收垃圾桶一般放在每一层的茶水间,但办公楼层例外,可回收垃圾桶单独放在打印机边上,同时每层楼电梯附近增设小型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湿垃圾桶原则上每层只设一个,有大型会议室的,附近增设湿垃圾桶。

“设置分类垃圾桶,我们坚持利旧和循环使用,不能因为推进垃圾分类产生新的垃圾。”谢恩说,原有垃圾桶贴上垃圾种类标识,就“变身”成为现在的分类垃圾桶,部分体量大的垃圾桶,套上蓝黑两色垃圾袋,完美实现可回收和干垃圾两桶合用。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在A楼底楼大厅,一台外观时尚、充满科技感的黄色机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两名学生正用手机对着机器扫码,待屏幕右方盖子开启,他们将几个压扁的快递包装盒投入机器。原来,这是一台“爱回收”垃圾智能分类回收机。学生告诉记者,以前嫌麻烦,快递包装盒之类的垃圾都是直接扔掉,现在扔到回收机里,既有收益,又能为环保和垃圾减量贡献一份力量,挺好!

回收机主要回收废纸、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塑料、废玻璃等八大类可回收物品。按照要求,投放前,瓶罐需控干,玻璃要打包,纸箱须压扁。所有物品回收价统一为1千克1元。

“爱回收”进驻A楼后,颇受欢迎。大楼物业经理说,回收机在底楼“安家”后,使用频率很高。“微信扫码或者输入手机号,盖子就会自动打开,然后把垃圾扔进去就行了。操作很简单,还能赚钱,大家积极性很高。”

“主要是想培养大家的垃圾分类习惯,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赵老师介绍,回收机属于市政府实事项目,引进机器不花一分钱,学院只负责提供场地,机器运行电费亦由“爱回收”公司承担。如果机器满仓,“爱回收”工作人员会收到APP提示信息,及时过来清运。

各类配套设施有了,师生的分类意识跟上了吗?分类准确率如何呢?物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有害垃圾和湿垃圾,大家基本能分清,但对于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还不能做到准确分类、规范投放。比如,牛奶盒和一次性纸杯,有人投干垃圾桶,也有人投可回收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里的矿泉水瓶,有相当一部分是没喝完的……

“规范标识,设置分类垃圾桶,引进智能分类回收机,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提高分类意识和习惯养成方面,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后,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谢恩说。

垃圾清运也是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集中投放后,后续能确保分类收集和运输吗?答案是肯定的。“干、湿和可回收垃圾,每天分类集中收集,定时清理。”物业介绍,保洁员每天三次定时收集各楼层垃圾,其中,干、湿垃圾集中投放至北广场垃圾房,由四平环卫所每天定时清运。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后卖给校内有资质的回收人员。

有害垃圾须由专业公司进行清运,据悉,目前,学院已委托物业与一家有资质的单位签订了相关协议,随叫随到,学院按标准支付相应费用。“通常是积攒到一定量,通知公司上门回收。”物业管理人员介绍,协议费用包括上门服务费和有害垃圾处理费,服务费不便宜,800元/次,而有害垃圾处理费,种类不同,高低不等,比如废弃荧光灯管25元/公斤;硒鼓20元/只,墨盒、色带、粉盒10元/只,碱性电池20元/斤,电脑硬盘20元/只……等等。

推行垃圾分类,成本几何?物业告诉记者,目前投放的90个分类垃圾桶,其中73个为旧物利用,后期运行成本主要是垃圾袋,大概每月500元。“工作量没增加多少,但是环境越变越好,可回收利用的物品也越来越多,也算是为上海做贡献了。”几位保洁员阿姨笑着说。

“垃圾分类事关每一个人,经管学院一贯倡导可持续发展,这次率先响应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探索个性化的垃圾分类落实方案,在校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也为学校进一步推广和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范本。经管学院的及时行动只是一个起点,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参与下,我们的美丽校园建设会更上一层楼。”我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表示。(魏丹)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