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牵头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7项一等奖、二三等奖11项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5-15  浏览:

5月15日召开的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同济大学牵头完成项目共获得18项奖励。其中李风亭的“功能化三位聚合物类水处理药剂的创新设计与工程应用”、吴俊的“多域融合的边缘计算接入网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葛耀君的“双主跨缆索承重桥梁的动力特性优化和风致振动控制”、袁勇的“软土隧道强震非一致作用安全控制技术”、王培军的“阿尔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学分子功能影像学精准评价及干细胞治疗研究”、周彩存的“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建立与推广应用”、黄宏伟的“长大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精细化感控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济大学作为重要完成单位合作完成的另2项目分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李风亭领衔的水处理药剂项目引入三维空间聚合物,取得的成果包括首次发明了“三维端胺基树枝状聚合物联用三维网状结构聚合氯化铝/聚硅硫酸铁”的新型三维聚合物类絮凝剂,解决了焦化废水中可溶性氰、酚、杂环类致癌物、难降解有机物等难以达标的问题;首次发明了“二硫代羧酸/巯基功能化三维聚合物”类重金属捕集剂,提高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解决了电镀行业、钢铁行业等重金属无法满足新排放标准的难题。

吴俊团队针对困扰移动通信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发出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协同技术、信道状态感知及高维空域适配技术、稀疏校验码编解码及时变信道适配技术、实时异构频谱挖掘技术等一系列满足大容量、低时延、高能效、多粒度的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新技术。项目成果在中兴通讯、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和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等移动通信网络、专网中实现商用。

葛耀君带领曹丰产等针对双主跨缆索承重桥梁的新问题展开研究,发现了单主跨缆索承重桥梁一阶振型会衍生出双主跨两阶振型的规律,提出了提高中塔刚度改善双主跨斜拉桥动力特性的方法;揭示了双主跨悬索桥中塔塔顶主缆和鞍座滑移安全问题,建立了基于中塔抗滑移安全性的中塔刚度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和中塔抗滑移安全性的中塔刚度优化方法;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双主跨悬索桥颤振振型转捩现象,揭示了双主跨悬索桥颤振振型转捩机理,提出了取消梁底工字钢轨道的颤振和涡振气动控制技术,解决了双主跨悬索桥涡振控制的难题等。

袁勇带领禹海涛等研究长距离大断面软土隧道强震非一致作用的动力响应与控制技术,解决了工程尺度隧道-地层大规模地震非线性动力仿真、强震非一致地震激励振动台试验、及控制隧道地震差动效应的设计与装置等国际性难题。取得的成果包括提出了宏-细观空间多尺度动力耦合理论,开发出时间多尺度混合积分时步算法,创建了结构强震损伤的连续-离散多尺度模型,有效解决了连续介质力学难以准确描述细观破坏过程的问题;建立了台阵式振动台隧道非一致地震激励原理,研制出节段型模型箱及其联动装置,构建出振动台阵多个独立台面分区多点输入的非一致激励隧道地震试验平台,开发了隧道多尺度物理模型和3D打印制作技术。

黄宏伟团队项目以提高长大地下工程安全、降低安全风险管控成本为目标,围绕如何实现安全风险的精细化智慧感控,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通过大量现场数据统计、大型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分析等手段系统揭示了多重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特征演化机理,得到了评价安全风险的敏感指标,研发了这些多指标和参数的无线感知方法和技术,构建了无线智慧传感网络,提出了安全风险动态可视化预警及可恢复控制技术。

王培军团队将研究对准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精准诊断评价、早期精准有效治疗。发现新的AD分子生物学监测指标,为新药研制提供关键依据;国内首先提出和阐明人脑默认网络的概念、内涵及应用价值;揭示了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AD的相关机制等。
    周彩存团队的研究对准肺癌精准化诊疗,率先建立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化治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国内率先建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精准化治疗策略;最早在国内开展血清自身抗体谱和循环肿瘤细胞(CTC)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临床验证,并获上市许可,填补了我国肺癌早诊试剂盒的空白。

二等奖名单中,海洋学院刘志飞的“南海陆源碎屑物质从源到汇的搬运过程”发现东亚季风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是南海周边陆地形成碎屑物质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驱动机制,而构造活动和岩性特征是次要因素;粘土矿物及其钕同位素是开展南海深海陆源碎屑物质源区分析的最有效指标;南海表层和深水洋流对陆源碎屑物质的搬运过程都起到重要作用,发现海洋表层生成的中尺度涡能够穿透数千米水层,与等深流共同对南海深海沉积物远距离搬运起到关键作用;南海第四纪以来陆源碎屑物质的变化主要受控于物源区供给和洋流搬运作用,能够间接地指示东亚季风演化。

获得二等奖的还有卞永明牵头的液压混合动力动势能回收与再生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二等奖,黄震华的“企业大数据近似计算与精准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张明锐的“分布式能源集成应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郝洛西的“旨在情绪与节律改善的健康型光照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楼紫阳的“生活垃圾温室气体核算与减排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霍佳震的“数据驱动的高顾客接触型服务系统优化”、陆敬严的《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涂意辉的“基于国人解剖特征单髁置换假体参数优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三等奖,王安麟的“工程机械用液力变矩器定制化设计平台及应用”、王秀丽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傅强的“大型坳陷湖盆深水区砂体三维构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得技术进步三等奖。(程国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