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专家聚同济共话“长三角地区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

来源:新闻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14-04-21  浏览:

  大气PM2.5污染物因何形成?它与公众健康风险有何相关性?当下该如何对它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与应对?4月20日,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在同济大学召开主题为“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的研讨会,聚焦这一广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0

      环保部、科技部、上海市环保局、江苏省环保局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共同交流我国近年来在PM2.5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教授,与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共同主持会议。
  研讨会分为专题报告和自由讨论两环节。专题报告围绕“PM2.5污染来源与成因”、“其效应与影响”、“控制与对策”等三方面展开。专家们的专题报告,内容涉及空气污染成因和效应、大气二次细粒子研究、初步源解析、污染源控制技术等诸多方面,并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面对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上海当如何有效治理雾霾?专家建议,上海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多管齐下,一是改善能源消耗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二是下重拳调整产业结构,三是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四是建立起长三角一体化协作机制,以此才能有望实现上海确立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的目标。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志芬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两个科学问题。一是PM2.5健康效应的联合机制。她指出,在PM2.5混合化合物中,往往存在一个关键成分,找到这个“黑名单”,就可以为把控PM2.5提供技术支撑。二是PM2.5健康监测指标的构建。她认为,现有空气污染的6项指标中,还缺乏一个生物效应和健康信息。由此提出,能否借助基因、生物传感等技术,找到对人体健康损害最大的源头,从而为最有效的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环保部、科技部及长三角地方政府领导们充分肯定了“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在科研成果整合、环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今后将继续大力支持该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和中国环科院共同组建,旨在面向我国发展战略转型时期区域复合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致力于围绕区域环境质量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力争在来源、成因、影响和控制等相关的国际前沿难点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以环境领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