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同济大学2013年德育工作年会在中法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周祖翼、党委副书记李昕出席并讲话。会议对荣获“2012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的辅导员进行了表彰。关工委、部分职能部门及院系领导,所有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和社区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出席。

周祖翼首先对荣获表彰的学生工作优秀代表表示祝贺,对全校所有辅导员以及关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五四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积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学习五四讲话精神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在一起;开拓创新,努力为青年实现梦想创造条件。二是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要树立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全员育人体系;不断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在“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方面下足功夫;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关注留学生群体,吸引留学生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三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的传统优势,近年来学校持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日前开工的同济创业谷正是一个具有对学子创业进行全过程孵化、跨学科和跨年级交流、师生互动、宽容失败等特色的创新创业社区,希望有条件的学院能为学生提供类似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四是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发展质量;本着有利于党员参加支部生活、有利于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原则,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五是着力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希望辅导员能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积极学习提升,做学习型干部;加强工作研究,积极提炼工作经验并形成工作机制,同时可以围绕重点议题成立工作小组,在某一领域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进行跨学科研究等;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
李昕在会上作了“深入推进德育工作的内涵发展:学生工作回顾与展望”的主旨发言。他指出,目前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工作理念及基本体系已经形成。过去的一年多以来,学校围绕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紧密依托同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依托课程、活动平台,个体咨询与团队辅导并重,全力发展大学生身心素质;畅通信息渠道、孵化创业思路,在生涯指导与咨询服务中推进职业教育;着力优化奖优、扶困、帮勤、助贷的工作机制,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素质,推动思政教育的纵深发展;依托空间、载体创新,提升学生工作的效能和质量。他表示,接下来,学生工作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搭设创新载体和空间,畅通人性化工作渠道;主动加强工作协调,营造学生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队伍科学化建设,促进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李昕在大会总结时表示,未来德育工作需要处理好几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收”与“放”的关系;二是巧妙把握思政教育中的“博与专”、“神与形”、“统与散”;三是恰当平衡个人发展中的“做”与“研”的关系。李昕强调,全校学生工作系统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周书记讲话要求,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据介绍,2012年学生工作成绩亮眼。在基地建设方面,我校获得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上海市心理健康示范中心(第二轮)。在课题研究方面,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项、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课题4项、教委德育委托课题2项,获得上海市高校辅导员论文比赛一等奖等科研奖励5项。此外,我校辅导员杨新荣获2012年“上海市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我校学子董亚宁获得2012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和“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
会上,周祖翼向花艳、刘扬、王旭峰、殷俊峰、程奇、潘浩、钱昕、杨旭涛、林旻、刘冰洁等10名辅导员颁发“2012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证书。
会议分组讨论环节,各与会老师围绕辅导员队伍内涵发展探讨、推动卓越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新时期德育工作载体与路径探索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