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郝洛西教授日前完成南极长城站预定科研工作凯旋。
郝洛西教授作为863课题《极地站区半导体照明应用及光健康》的负责人,在南极长城站三个月度夏期间,主要完成了“LED照明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和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实验研究”。通过对度夏和越冬科考队员实施人工光环境的干预,研究不同光色对人体生物周期及生理节奏的影响。课题组研发的专用半导体照明实验灯具,充分发挥了LED 特殊谱线对改善极地科考队员睡眠环境、调节情绪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此外还提出了极地站区建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人工光环境的设计方法。

郝洛西教授在站期间克服了极地环境与世隔绝、严寒、风暴频繁的恶劣条件,不仅独立完成了所承担的实验工作,还对站区各类用房的室内光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完成了维护和改善的建议报告。此外将活动室内照明的光源全部更换为光色、亮度可调的LED新型光源,有助于改善越冬队员极夜条件下的生活环境,获得了在站队员的高度赞誉。
此外,作为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一位赴南极科考的教师,郝洛西教授将第29次科考队长城站所有度夏和越冬队员签名的学院院旗和29次科考队队旗以及她个人的29次科考队员证捐献给学院院史馆,让南极精神永远激励学院师生奋力拼搏,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