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晓翔课题组发展表面阳离子空位策略助力In2S3高效光催化合成H2O2,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来源: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11-28  浏览:

光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是一种绿色、经济的过氧化氢(H2O2)制备方法。金属硫化物In2S3因其合适的能带结构和优异的可见光吸收在ORR制备H2O2方面具有前景。然而In2S3光催化合成H2O2效率通常不佳,主要归因于材料中光生载流子的快速衰减以及表面催化位点缺失。例如,In2S3表面缺乏O2分子吸附位点并且容易诱导产物H2O2 发生歧化反应。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晓翔教授课题组发展了表面阳离子空位策略改性In2S3,实现可见光驱动的高效光催化合成H2O2,相关成果近日以“Surface indium vacancies promote photocatalytic H2O2 production over In2S3”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团队采用乙二醇作为螯合剂,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在In2S3表面构建铟离子空位,获得优异的光催化ORR反应性能。表面铟离子空位在材料禁带中引入浅能级缺陷态,极大地促进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增强了表面对光生电荷的捕获。


此外,表面铟离子空位提供了O2分子的化学吸附位点,对表面电荷转移过程也有正面作用。


表面铟空位改性的In2S3可以实现可见光激发下4.77±0.05mmol·h⁻¹·gcat.⁻¹的H2O2产率,表观量子产率高达7.49%(420 ± 20 nm),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这一研究工作为改性金属硫化物光催剂提供了新思路。

徐晓翔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朱琼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伟毅教授、卓之问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加林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李贵生教授为该研究工作提供了帮助。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5538-w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