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北”“华”联盟之斗:从二分天下到三足鼎立

来源:   时间:2010-11-23  浏览:

之前网络传言的北大自主招生联合考试的8校联盟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现在清华等学校自主招生合作的签约现场,清华等学校的自主招生联盟今年正式扩展为7所高校。(《京华时报》)

中国高招大局一开始是二分天下的局面,北大清华招生一直被人当神话一般看待。以往每年高考之后北大、清华总会展开争夺高考状元的争斗,媒体也会统计北大清华各自揽回多少状元。这时的竞争可以说是名校与非名校之争,非但没有威胁,反倒加大北大清华知名度。也正是这样,这种不平衡的竞争使得一些名校缺乏自我反思,产生一种“惟我独尊”的幻觉。

自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高校在大陆招生经过极冷之后变得极热。拿香港大学来说,1997年回归后便在内地招生,从开始的委托 “代招”到2003年自主招生,每年报名人数都翻倍,到2007年、2008年达到顶点,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正是香港高校的“进军”,给内地名牌高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部分高考状元不断被香港高校夺取,北大清华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开始从幻觉中反省。

面对香港高校的竞争,内陆高校,特别是名校开始“出招”。北大等高校开始施行高校间的联考。在网上热炒的北大的“八校联考”方案,包括了北京大学、北师大、人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和厦门大学。这个联盟被网友成为“北约”。联盟的形成可以避免学生反复在多个学校之间赶考,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余地,将减轻考生经济上和精力上的负担,因此可以夺取部分将要失去的优秀生源。

为应对北大等高校的联考,清华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华约”的成立就是迎战“北约”与香港高校的结果。“华约”的成员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大、西安交大、南大、浙大和人民大学。“华约”明显偏向理科,大有和偏向文科的“北约”平分天下之势。

大陆顶级高校争夺策略开展的如火如荼。从“北约”、“华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联盟囊括了大部分顶尖学校。这对北大、清华争夺无疑将起作用,北大清华或许能够通过联考夺回部分优质生源。不过“北约”“华约”主要还是为迎战香港高校挑战而成立。

自此,“北约”、“华约”、“港约”,争夺优质生源斗争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长久以来优秀生源的争夺是北大、清华两校之争,后转变为香港高校进军大陆的局面,而如今最终变成了两大联盟与香港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足鼎立局面使得中国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名校与非名校的竞争,而是名校与名校的竞争。这种竞争相比以前的竞争更为残酷也更为有效,考上有意无意的报考便能体现出高校的认可度,这对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不过,三足鼎立的争夺战对中国教育能否带来新的希望,能带来什么希望,这些都是未知数。不管如何,教育政策、高校政策都应综合考虑考生利益、学校利益以及国家的教育大计。值得注意的是,内地高校和港校三足鼎立之时,还面临共同的压力和挑战,就是全球范围内的高校都在争夺中国内地优质生源。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