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

来源:   时间:2005-10-09  浏览:

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该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了解一个大学的校训,可以直接触摸到该校最核心的灵魂和特质。本文通过国内外大学校训或对校训的研究,揭示校训背后隐藏的文化特质。

一、 大学校训的异同比较

大学从最初创办的时候开始,就被当作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场所,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一书中讲过:“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追求知识被看作大学的基本功能,基于这样的传统,许多大学把“求实、求是、求真、创新”等融入自己的校训中,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诚心向学的校园文化,其中又稍有不同,有的学校将“求实”与“创新”结合起来,在学习知识、传承文化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和超越,比如同济大学的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有的学校注重“实事求是”,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以执着的精神来追求真理,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等。

当然,追求知识虽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却并非是惟一功能,大学还具有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的道德功能,体现了对高尚品质的诉求,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培养,以西安交通大学的校训“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为代表;也有对艰苦朴素的精神的肯定,以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代表;还有江西财经大学作为财经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守信、清廉品格,其校训是“信敏、廉毅”。

学校继承、创新学术和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服务社会,引导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有的学校的校训就体现了服务社会的目标和理想,如东南大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

另外一些大学的校训则体现了本校的学科特色和专业背景,比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体现了以农林为主的院校的学科特色;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知”则体现了以法学为主的院校的学科特点;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则体现了舞蹈学院强烈的艺术气息。

与中国大学校训相类似,西方大学校训所体现的思想也主要集中在对真理的追求和服务社会这两点上,比如哈佛大学的正式校训为“让真理与你为友”,来自一句格言“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但是,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了哈佛大学求实崇真的立校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体现了耶鲁大学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体现了普林斯顿大学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忱的爱国情感。加拿大皇后大学的校训“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强调了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然而,西方大学的校训与中国大学的校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有些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教会势力的影响,其校训多体现出一种宗教色彩,比如牛津大学的校训为“The Lord Is My Illuminaion”,翻译成中文就是“主照亮我”或者是“上帝乃知识之神”,表明了学校浓厚的宗教背景和对上帝的信奉。

当然,以上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学校的校训既表明了本校的学科特色,又体现了对学生道德水平提高的要求和期许,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这些简单的划分并不仅仅是为了罗列、整理高校校训,而是为我们提供研究的视角,用于发现不同大学的校训里所蕴涵的共同的本质,也就是一个一个校训背后的共性的东西,从而解读校训背后所代表和凝练的高校的文化传统和办校理念。由于所搜集到的校训有限,不能对所有学校的校训一一进行概括和阐述,故只能就搜集到的材料进行论证。

二、大学校训的特性分析

一所学校的校训不仅仅从本质上讲是该校甚至是学校所处的那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沉淀和凝聚,更是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从功能上讲,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校训具有以下特点:

1.稳定性。我们所说的稳定性是指相对稳定性而不是指绝对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校训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田广渠老师在《漫话大学校训》一文中提到:“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明显凝练了该校四个时期校训的精华。南大最早的雏形是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倡导俭朴、勤奋;到了南高时期,以‘诚’字为校训,突显诚信;易名为东南大学后,郭秉文校长实施‘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要求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沉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发展到中央大学时期,罗加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校训,而南大另一重要源头金陵大学则以‘诚真勤仁’为校训;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2002年该校喜庆百年华诞,决定新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是基于对历史的继承和尊重,表明承上接下之意。”

相对稳定性则是指一所大学的校训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和不变性,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梅贻琦担任校长,广聘名师,民主治校,对外加强交流,积极引入世界最新科学技术,使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经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在形成之初,多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清华大学的精神并不完全由西方大学的精神照搬而来,学校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对中国传统典籍的诠释和吸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训和校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大学的校训,从最初建校开始,就一直作为清华师生的言行典范和行事准则,伴随着一代代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据《清华学堂章程》记载,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提出了“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3年,梁启超应邀到校给学生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他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结合西方的教育精神,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君子”品格的人,并用周易六十四卦的乾坤两卦的卦辞来说明君子品格的基本内涵:“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在梁启超看来,自强不息代表了君子人格中刚性的部分,用以教导学生养成不屈不挠、坚强向上的德行;厚德载物代表了君子人格中柔性的部分,用以教导学生要宽以待人、善待万物。在梁启超看来,能养成这样君子品格的学生必将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社会的表率。这八个字被载入校徽,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并在清华大学近100年的发展过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师生而少有变化,体现了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代表的相对稳定性,虽然这八个字的具体所指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内涵却是固定不变的。

2.时代性。一个学校的校训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校训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制约的特点。如中国科技大学以“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为校训,就体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的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诞生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生长期,科技进步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全新景象。然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代表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并提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继承抗大传统,树立优良校风,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郭沫若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强调,党的教育方针是办校的根本原则,并且用‘三纲’作了具体阐述:坚持党的领导;勤工俭学,教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抓尖端科学技术,为国家建设服务。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郭沫若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题作了长篇讲话,希望同学们‘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强调‘勤奋学习’、‘理实交融’。” 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一方面体现了学校作为理工科大学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探索,另一方面反映了对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办校的根本原则的积极拥护和贯彻执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建立社会主义大学的迫切需求和热情。这说明一所学校是不能脱离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必定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3.个性化。大学校训最本质的内容反映了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与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建设、学科设置都息息相关,因而每个学校的校训都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源自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902年提出的“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强调了北师大的办学特色,凸现了对师生在读书治学和行为修养上的基本要求。虽然北师大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其基本办学宗旨还是利用自身先进的教学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努力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从而服务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4.导向性。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进行科学办学的理论基础,从而也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韩延明教授在《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索》一文中指出:“所谓‘大学理念’,就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样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理性认识’主要是有关‘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方面的内容;‘理想追求’主要是有关‘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把握什么的内容。” 一所大学把本校的理念搞清楚了,也就弄明白了该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方针,因此,作为大学理念的集中表现的校训,影响了该校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等的形成,自然具有规范该校师生的行为、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的功能。

三、 大学校训的来源分析

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凝练,是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在大学校训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的影响,体现了大学校训的时代性。结合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大学校训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西方思潮的影响。

2005-10-08 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