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杨晓林:贺岁档电影的喜与忧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时间:2011-02-12  浏览:
——以《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为例
  摘要:媚俗媚大众是商业片的特色,但是若过火了,对恶俗趣味刻意迎合就成了病症。贺岁档电影在讲故事方面,普遍都存在着瑕疵和硬伤,离完美境界还须再给力。
  尽管很多观众“年年看贺岁、岁岁骂不停”,但内地贺岁档电影已经从边缘化的探索片,上升到创造高额票房的支柱型主流片,其所带来的文化产业、时尚消费、生活方式的持续效应链不可低估。2011年的贺岁档有《一代宗师》、《新少林寺》、《神奇侠侣》、《大笑江湖》等各种类型电影竟放光彩,而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和《赵氏孤儿》,纵观这三部贺岁档大片,有喜也有忧。

""

  喜之一:
  国产影片可以与美国大片相抗衡
  票房是硬道理,三部影片票房成绩不俗,国产大片终于在国内市场上可以抗衡美国大片,国产电影终于把中国观众拉回了影院。在影院看电影,看国产商业大片的观念终于深入人心。
  《让子弹飞》累计票房已经达到6.5亿,可能超越《唐山大地震》创下的6.6亿国产电影单片票房纪录,成为新的“票房之王”。而《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也战绩不俗。在2010年全年票房100亿的大盘下,这个贺岁档票房总收入无疑将创下新的纪录。2009年,进账4.7亿的《2012》和12亿多的《阿凡达》两片相加,掠走了贺岁档全部收入中一半以上的票房,而2010年从排片来看,已是国产片的天下。中国大片占据国内市场,完全可以抗衡美国大片,民族电影在国内真正的打了翻身仗。“狼来了”,我们终于可以毫无惧色地“与狼共舞”。
  喜之二:
  商业大片具有了深度的人文思考
  三部影片从各个维度对人性、对制度、对社会问题等进行了形而上的思索,让观众在享受声色之娱的同时能进行深度的道德、哲学思考,中国大片变得有了思想深度。
  《让子弹飞》用商业片的外衣包裹着艺术片的哲思,表层讲述的是一个侠盗除恶霸的故事,但深层却蕴含着对辛亥革命、对农民起义、对革命的目的和动机、对革命的手段、革命的结果、革命和个人命运、国民劣根性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影片是一则政治寓言或者说是革命的寓言。这是一部用艺术作品探讨近代革命的作品,和名留影史的政治动画电影《动物农庄》、《国王与小鸟》构成了跨世纪的对话。
  《非诚勿扰2》在看似闹剧式的段子中,蕴含着对婚姻的本质、生命的虚无感、命运的偶然性等困惑当代人诸多难题的哲学思考。《赵氏孤儿》则是对复仇的意义,人伦之情与养育之恩之类的问题进行探讨。
  喜之三:
  明星制有望形成,中国式大片时代姗姗来到
  国内明星终于可以抗衡国外明星,葛优、姜文、周润发、王学圻、黄晓明、海清、范冰冰、姚晨、成龙、赵本山等都在本土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中国电影明星机制正在形成。相声小品在中国比较有观众基础,《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充分显示了这个语言类艺术的魅力,并且具有暴力喜剧甚至性喜剧倾向,再加上风光片美轮美奂的外景、摄影中唯美的画面造型等吸引了观众。明星+名导+大投资的中国式大片的成功,终于为中国电影工业体制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0年的《英雄》起,中国式大片的兴盛经历了十年姗姗来到,这为中国电影更高层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做好了准备。由于电影重新成了中国观众的娱乐消费热点,这无疑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加入这个行业,并引领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也可通过电影大片和明星塑造来传播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忧之一:
  “寡头电影”形成
  电影中心过于集中于北京,“寡头电影”正在形成。中国六大电影公司各据一方,各个地方性的制片厂星罗其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热闹局面不复存在。
  中国电影最为辉煌的198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为六大电影制片厂各领风骚,“编导演”等相关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相对比较均匀,大家既竞争又互补,地缘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根本。而现在,首都北京不但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而且已名副其实的成了艺术中心。电影的资金、人才、公司、宣传媒体全部集中在北京,就今年贺岁档的三部大片而言,由上影集团、星美影业、湖南电广传媒和二十一世纪盛凯文化联合出品的《赵氏孤儿》貌似上影集团为执牛耳者,实际上主创人员还是以北京团队为主,而其他两部则几乎完全是“北京造”。除了上海外,其他外省电影制片厂迅速式微,很难有大的动作。而其制作的中小成本电影不但要借用北京的资源,而且要惟其马首是瞻,尽管如此,不少还是成了“北京造”大制作电影的炮灰。
  忧之二:
  编剧的瑕疵和硬伤依然
  在讲故事方面,普遍都存在着瑕疵和硬伤,离完美境界还须再给力。
  《让子弹飞》的叙事逻辑问题很大。张麻子和黄四郎的几次较量及大结局的战斗前后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大一部分台词和情节,专用以搞笑,也使人物流于油滑,对推动故事发展无用。“六弟”剖腹取凉粉不可信,张麻子一群人滞留小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师爷复仇,使整个故事显得牵强。在叙事节奏上太过用力,从头到尾,势如飞瀑,没有片刻的舒缓,张弛的节奏感是没有的。在细节方面亦然,几乎对每一秒都精打细算,几乎每个镜头都经过刻意设计和雕琢。前一秒钟,张麻子还在对县长夫人大讲他是正人君子,后一秒钟镜头下移,他的手已经捂着夫人的胸……这种弓弦绷得紧紧的小噱头在片中比比皆是。120分钟内笑料堆积成山,许多几乎就是纯粹的耍贫嘴,对塑造人物和推进故事无用,只能分散乃至消耗观众的精力。使整个影片几乎变成了脱口秀表演,要狂轰滥炸式的兜翻观众。电影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节奏,需要呼吸,需要张弛有道。因此影片的起伏、紧慢节奏的失控甚至缺失是不成熟的表现。
  《赵氏孤儿》通过一个灭门惨案牵扯的小人物,充满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这种思考自相矛盾。程婴在“救孤”过程中所承受着失子之痛,抚孤之艰,丧妻之哀的折磨。而在影片最终,不是赵氏孤儿强大到足以手诛仇人,而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程婴告知孤儿身世之谜,以致其自蹈死地,程婴以身殒命,才让孤儿杀死了敌人,这又让这个小人物显得大愚若智。影片还把一位灭门惨案的制造者屠岸贾塑造成为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价值标准特别的混乱。
  《非诚勿扰2》则是两张皮,前半段有点轻喜剧的味道,后半段骤然沉重了起来,让配角喧宾夺主,这个弯转的很不顺畅。
  忧之三:
  对恶俗趣味刻意迎合
  媚俗媚大众是商业片的特色,但是若过火了,对恶俗趣味刻意迎合就成了病症。
  在近年的电影中,心理缺陷人物和由于精神创伤具有某种偏执人格,或者心理阴暗、具有人格阴影的乖戾人物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让子弹飞》和《赵氏孤儿》聚集了这类人物。银幕上盛行武打动作片的斗勇斗狠,暴力血腥的场面愈演愈奇。黄段子,冷笑话等迎合观众低级趣味的对白和场面愈发生猛。畸形人格、变态形象、死亡、肮脏等也充斥银幕,缺少祥和之气。香港80年代的古装片、警匪片中最受批评的影像沉渣泛起。《让子弹飞》里暴力泛滥,如“六弟”中了贼人的激将法,剖腹取粉就太过血腥。而片中带“色”的笑话也不少,甚至姜文自己也承认,“性、暴力、粗口”是片子的看点之一。《赵氏孤儿》以死亡开局,以死亡收尾,不断累积的死亡使这部影片充满着末日的气息。《非诚勿扰2》中的离婚仪式和人生告别会所传达的哀伤之情,则反映了在生存压力下,人人急于摆脱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的恐惧心理。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作者杨晓林为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执行所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