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汪品先:创新的障碍究竟在哪里?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1-01-09  浏览:

创新的障碍究竟在哪里?

——致文汇报编辑部的公开信

    汪品先(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

编者按 
    5年前,2006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并提出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胡锦涛主席这一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前夕,本报编辑部收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的来信,建议文汇报和市科协发起组织一次社会各界参与的大讨论,围绕“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到底在哪里?”“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我们在推进创新中有什么不足?”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本报非常重视汪院士的建议。我们确实感到,在中央极为重视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上海已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创新能力距离发展的需求、人们的期望仍然不足,很有必要直面和思考这个问题。在上海市科技党委和市科委的支持下,本报和上海市科协共同发起“创新障碍在哪里?”讨论,恳切希望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人们一起来梳理和寻找阻碍创新的症结所在,提出改变现状的建议。您的切身经历、实际感受和思考,您的设想、对策,经由媒体传播,在与许多人的思想交流、交锋、交融之中,可能产生有助于改变现状、开创新局的可行有效之计。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来稿文字长短不限、格式不拘。来信请寄:上海市威海路755号文汇报科技部收,邮编200041;传真021-52920619;电子邮件请发:jsl@wxjt.com.cn。 

  在5年前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5年来,我国对科技投入的增速为全世界羡慕不已,科技成果的数量也已经名列国际前茅。但迄今为止,我们的科技发展还是以跟踪为主,原创性的成果不多,引领潮流的研究更少。一句话:发展迅速,创新不足。在距离目标预定实现之时还剩10年的今天,不由得要问:我们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5年来我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了多少?我国科技创新的障碍究竟在哪里?
  无论解答“李约瑟难题”还是“钱学森之问”,都离不开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美国院士许靖华问道:“牛顿为什么不是中国人?”他的答案是“儒家的‘忠孝’和方块文字妨碍了创新思维”。而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最大的障碍物自然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以华夏古文化之辉煌而不能产生现代科学,其中确实应当有不利于创新的深层次原因。时至今日,在应试教育和对院士的炒作里,隐现着科举制度的阴影;在迷信权威、人云亦云的习气里,包含着农耕文化保守的基因。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个百年话题,“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的呼声几度起伏,其中既有把小孩和脏水一起泼掉的粗心,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旧情。以往在战争和动乱的岁月里,对此不可能作心平气和的分析;如今的大环境已经大不相同,能不能来一次冷静的分析:我国古文化的传统中,哪些是有待继承发扬的东方优势,哪些是习以为常却应当就医的“遗传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极大地加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势头、提高了科技界的地位。但当前要警惕的另一种倾向,是忽略科学的文化方面。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科技创新离不了创新文化的背景。尤其是基础研究,追求真理的热情与好奇心,是创新的原动力,所以爱因斯坦说“最快意的事情是神秘”。研究的结果有用当然极好,但即便你说没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这就是科学家的追求。如果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淡漠了科学的文化层面、而过分倚重物质刺激的效力,就会陷入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的泥潭,浮躁与发展同步、泡沫与光环俱增。因此建议在科技快速前进中勒马反思:我们发展科技的途径,是不是过于偏重了物质,疏忽了精神?
  再一个问题是,我们用来促进科技发展的举措,有的是不是有误导性?比如在科技成果的评比和奖励中拿文章数目、影响因子做标准,将不可定量的标准定量化,这会不会鼓励“短平快”,回避大目标、大问题?现在越来越多地把科学家当明星吹捧,这种科技宣传广告化的做法,就算背后没有金钱交易,也会产生鼓吹浮躁、弘扬肤浅的效果。至于有些单位拿“创新”做标签到处张贴,通过媒体炮制“科技突破”的做法,更加令人担忧,这会不会使“创新”贬值、制造泡沫?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自主创新,是涉及我国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天我们在心底里挂起倒计时的大钟,数着距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所剩天数的时候,重要的是找到问题之所在。按照过去5年创新力增长的速度,10年后的前景不容乐观,亟待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提高创新能力。正因为现在是科学发展的春天,我们充满着自信,完全能够不怕揭短、直面缺陷。然而医治的关键在于诊断,为此建议贵报,能不能开辟一方宝地,在学术界展开一场讨论,专门分析“创新的障碍在哪里?”以全社会的力量来促进我国的创新能力。相信在10年以后欢庆成绩的回忆里,必会高度评价这场讨论的意义。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