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国伟等:从“码头”到“源头”,如何提升上海演艺市场消费力与影响力?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5-20  浏览:

演艺消费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演艺消费力和影响力也是评价国际文化大都市水平和等级的核心指标之一。近年来,上海高品质剧院整体性创新管理和运营,大大提升了上海演艺市场的规模和质量,为上海打造国际化、高品质的亚洲一流演艺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论是文化地标的打造,还是文化空间的激活,抑或是文化新业态新消费的培育,都体现出上海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积势聚能的创新实践。“要看戏,到上海”,曾是许多外省人的口头禅,这也是今天上海演艺市场新的现实场景。上海要建设演艺消费高地,重点在于相配套的剧场建设和管理创新,其中包含剧场的艺术新定位、优质的演艺内容和剧院空间重组、消费人群专业化聚合、创造新的观演模式等要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剧院空间生产力,提高剧院的艺术能见度,并逐渐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演艺序列新的专业秩序,创造上海演艺市场新的时空场景。

一、优化资源配置,明晰艺术定位

演艺市场正进入蓬勃发展、竞争激烈的新阶段,空间类型基本同质化的剧院,发展的前提是需要找到并确立自身的时空位置,结合自身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科学设定个性化的艺术定位,进而合理优化配置要素资源,主动谋求差异化发展,擦亮品牌的明亮度。

作为城市“艺术地标”的上海大剧院,其“地标”意义不仅体现在核心的地段位置、突出的建筑形象所传达的物理标识属性上,更需要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度和美学品位。经过前20年的引进与原创发展阶段,进入新10年的上海大剧院,明确提出以“东方舞台美学”引领艺术创作和生产。这个定位不但体现其艺术高度,还可以准确对标配置艺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国风舞台戏剧表演《浮生六记》、经典戏剧《牡丹亭》、舞剧《白蛇》等一系列的原创舞台作品,都是“东方舞台美学”引领的优质产品,它们采取“经典+原创”的独立出品的创制模式,对传统经典内容予以当代视角的舞台呈现,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

以音乐剧演出为特色的上海文化广场,经过10年深耕音乐剧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已经成为国内音乐剧行业的标杆。它坚持“为观众选好戏”的初心,秉持“引进+原创”的产业策略,不断拓展音乐剧生产与消费的产业深度。

同样以音乐展演为核心内容,上海音乐厅与浦东前滩31演艺中心各有侧重。前者充分利用其深厚的音乐品牌资源,坚持经典与当代的结合,深化音乐内容展演的丰富性,多层次拓展展演新形式;后者则以“音乐+”为定位,追求艺术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

二、坚持专业导向,完善艺术产业链

上海高品质剧院基本都实现了管理转型,即更加注重从整体上创新和完善产业链。

音乐剧重镇的上海文化广场,在持续引入海外经典大戏的同时,发力原创音乐剧孵化制作,并完成全产业链的建设。通过打造音乐剧生产的工场、各类艺术演出的秀场、观众合欢的聚场,形成系统化的音乐剧产业的时空复合体。通过沉浸式戏剧项目的开发、剧场空间的改造、培育团队内生势能等,扩大剧场的空间价值,致力于把剧场本体空间打造为都市的“文化广场”。通过产业链源头和终端结合发力、丰富高质的产品供给、量与质的结合,坚持专业导向,与观演期待和消费意向相匹配,实现剧场与“音乐剧女孩”共成长。这种管理创新,不但建构了新型观演关系,深化“观众—剧场”的共同体意识,也打开了大众对于城市剧场的美好想象。

上海大剧院创新管理和运营,体现在从传统的负责舞台演出和后台运营的场馆机构,进阶为独立出品、把控前端的创作主体;从过去单纯的剧目引进、场馆经营,转向成为塑造自身品牌、进行市场运营的综合管理者。创作上的发力,强化了上海大剧院作为艺术地标的生产能力,不但拥有了自身的IP,更进一步提升了剧院的创作形象和标志性地位。

三、推动艺术日常化生活化,激发空间生产力

空间即关系,以日常的方式,通过艺术事件建构剧院空间氛围,形成空间新的生产力,是近年来剧院空间实践的重要一环,也是高品质剧院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

富有年代感和艺术感的上海音乐厅,百年古典建筑与音乐似乎有天然一致性。优雅的建筑内外,都散发出音乐特有的高贵气质,建筑本身就拥有鲜明的音乐平台属性。上海音乐厅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首先从打开建筑的物理空间开始,实体空间“破墙”切入,把大众带入“建筑可阅读”的现实场景。其次,以音乐为媒,高质量的专业化展演与大众化的音乐普及同步,全面展开音乐空间化的时空布局。精致的“音乐午茶”公益音乐会,定期举办的各类小型、专业的音乐展演活动,与观众进行强互动,既践行“艺术生活化”理念,增加实体建筑的公众可及性,也融专业性于教育普及活动之中。而音乐美食化的尝试,则让音乐艺术欣赏突破圈层限制,愈加走向日常化、潮流化与时尚化。

上海大剧院一楼的A+艺术空间,在2022年上海大剧院建院24周年时,推出了名为“梦华廿四”的院庆系列活动,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将东方舞台美学在台下空间化再现。其中“道梦空间”的展览,以舞台上演的内容为线索,将昆曲《浮生六记》、《重逢〈牡丹亭〉》中的舞美模型、服装饰品陈列展示出来,多维度、近距离地为观众讲述舞台上的美学意蕴和创作细节,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这种空间化再现,不仅呼应了舞台上的现实与梦境交错的语汇表达,更是以“道”字为展览空间呈现了东方特有的哲学意境。

四、通过艺术引领,活化城乡新空间

良性构建新的艺术生态,不仅使上海剧院的艺术调性更趋清晰,艺术能见度大幅提高,而且通过剧院的艺术引领,活化了城乡新空间,带动了地域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消费力和文化影响力。

奉贤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与浦东前滩31演艺中心,其基本使命是用艺术引流,让所处区域尽快从“生地”变为“熟地”。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是一家根植于上海远郊奉贤新城的高品质剧院,作为目前中国首座被称为深度融入自然的“森林剧院”,天生吹拂着城郊田野的清新之风。自然、建筑与艺术高度融合,不但凸显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独特气质,也塑造出新江南文化艺术的地域品格。其“未来性”实践,是充分利用户内户外5个不同类型的剧场,深度融入奉贤新城的文化艺术建设之中。其建设的目标,是建设融高品质的演艺中心、地区文化休闲中心、艺术策源中心和社区美育中心于一体的艺术新空间。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在强化奉贤新城文旅辐射力的同时,通过“经典+普及”的艺术策略,缝合了艺术空间与市民之间的间隔,并重新定义了“剧院”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不同,上海浦东前滩31演艺中心是伴随浦东前滩31大型商业空间建设而诞生的高品质大剧院。文化艺术引领商业空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当代城市大型商业体开发建设的共识。占据空间C位的前滩31演艺中心,主剧场设有2500个座位,是目前国内高品质剧院座位数最多的剧场,此外还配备一个1500平方米的黑匣子艺术空间。整个剧院空间可变,可分别满足大型音乐会、音乐剧、明星演唱会、模特走秀等各类需求。演艺中心就是空间裂变的催化剂,给商业空间注入艺术,既引领商业空间,也能进化为文化街区,从而产生更大的市场虹吸效应,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空间消费体验新场景。

剧院是城市空间实践的前沿,创新管理是通过时空与人群的有效组织与互动,进而产生新的文化秩序与空间意义。高品质剧院的演艺数量和质量、管理与观演的现代化水平,决定了剧院发展的未来。剧院从演出“码头”走向创制“源头”的空间实践,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剧院空间生产力,也有利于提升上海的艺术消费力和文化影响力。

(作者分别为王国伟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罗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宋子祺 同济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4201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