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汪品先院士:深海探索:更好认识海洋

来源:【求是】   时间:2024-02-16  浏览: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空间广袤辽阔,资源丰富多样。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多次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赴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研究院等科研单位;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勉励大家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成绩;致信祝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亲切关怀,为我国深海探索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从深潜深钻再到深网,我国深海探测开发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一步探索深海的时代正在来临。

  一、深海探索的历程

  深海充满神秘色彩,探索深海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历史上,人类对深海的认知非常有限。进入20世纪,随着深海探测技术不断突破,人类才慢慢揭开深海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

  从海洋外面探索海洋。全球海洋平均深度约3680米。通常将海平面200米以下水深的黑暗海域称为深海,所以大洋95%是永恒的黑暗。深度每下降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全球洋底平均有300多个大气压。黑暗无光、海水压力巨大、海底地形复杂,想要进行深海探测,就必须发展相应的技术。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物理波通过远距离非接触的方法,从海洋外面来探索海洋。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的发明带来了海洋探测手段的革命。利用遥感技术,科学家能够从空中对海洋进行大面积观测。但是遥感的电磁波局限在探测海洋的顶层,进入不了深海。之后,能在海水中自由传播的声波,成为海洋水文测量和水下通讯的主要手段。对海底地震波的追踪,也成为探索海底地质结构、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重要手段。

  进入海洋内部的深潜技术。首先为人类进入深海提供入场券的是深潜技术。最早的深潜器是两位美国科学家乘坐的空心潜水球,1930年在百慕大首次成功下潜到水下183米。1960年,瑞士人设计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承载两人深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10916米处,停留了20分钟,一举打破深潜的最高纪录。此后,又逐步出现能够在水下移动、采样,具有探测功能的深潜器。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法、俄、日5个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近年来,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制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深潜器累计下潜超过1000次,下潜深度覆盖了大洋纵深万余米的全海深。我国还陆续研制出应用范围更广的无人深潜器和深海机器人,包括遥控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机器人、混合式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等,初步建立起全海深潜水器谱系,具备了全海深探测与作业能力。

  

图为2023年5月26日,潜航员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解开与“探索一号”科考船相连的缆绳,为载人潜水器下潜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下海入地的大洋钻探。在深海海底钻探地壳,涉及深海探索中难度最高、耗费最大的技术。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是由全球20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国际研究计划,1968年正式运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球各大洋钻井4000多口、取芯(即对地层进行岩石取样)超过49万米,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证实了海底扩张等理论,揭示了深海极端生命和资源的奥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1998年,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和主持的第一个南海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南海深海钻探零的突破。2014年到2018年,我国又相继完成3个钻探航次探索南海成因,使南海成为大洋钻探研究程度最高的边缘海。从深海打钻探索地球内部是科研发展趋势,未来,大洋钻探在深海和地球科学中的地位还将继续攀升。

  常驻深海的海底观测网。深海观测,不仅需要从海面向下探索,而且需要从海底向上观测。海洋科学也不满足于短暂的考察,而是追求进入海洋内部进行原位的长期连续观测。于是,海底观测网应运而生。海底观测网将各种传感器放到海底,用光电缆联网接到岸上,把测量所得信息传送回来。传感器与穿梭在节点之间的自主水下机器人、着陆器等多种设备配合运行,构成功能强大的深海观测系统,直接在水下分析信息,从而实现从海底到海面全天候、长期、连续、实时、综合的原位观测。海底观测网是21世纪的新事物,第一个大型观测网是2009年在加拿大建成的海王星网。2015年,日本建成缆线长5700千米的海沟海底地震海啸观测网(S-net),专门预警地震海啸。2016年,美国的海底观测网(OOI)投入使用,包括区域网、近岸网和全球网三大部分,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海底观测网。我国也已经启动了大科学工程,汇集各学科、各领域、各层次科技资源,正在东海和南海建造海底科学观测网。

  深潜深钻深网合称三深,构成当前进入深海内部进行科学探索的主力。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人类极大拓展了对深海的认知。

二、深海底部的科学发现

  人们曾经以为,永恒黑暗的深海是没有运动、没有生命的死寂世界。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深海不但地形起伏,充盈着水流和生命活动,而且充满了想象不到的奥秘。

深海底部的双向运动。深海热液是20世纪海洋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包括高温热液和低温热液。1979年,美国的载人深潜器阿尔文号在东太平洋进行深潜考察时,发现海底有2米高的黑烟囱向上喷出滚滚浓烟。原来,这是渗入地壳的海水与上升的岩浆接触后,形成的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即深海热液。350℃的高温热液向上喷出,在遇到海水冷却沉淀后,所含的硫化物形成了像黑烟囱一样的景观。人们由此推测,深海热液是岩浆活动的副产品。此后,又经过30年的探测,全球累计发现500多处活动的热液口,其中,一半分布在板块扩张的大洋中脊,一半分布在板块俯冲的火山弧一带。除了岩浆活动,上地幔的橄榄岩在洋中脊或者俯冲带出露,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也能产生热量而引起热液活动。不过,这种热液温度只有40℃到90℃,被称为低温热液。2000年,阿尔文号在大西洋中脊附近发现了方解石等构成的白烟囱白烟囱就是低温热液的产物,可以形成10米到60米的尖塔。比深海热液分布更广的是冷泉,也就是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泄出口。在深海海底高压低温的条件下,甲烷很容易被包在水冰分子里,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但是水合物在海底并不稳定,温度压力稍有变化就会放出气体,形成冷泉。热液和冷泉从海底自下而上向海水输送物质,海水自上而下向地壳渗透、海底板块向下俯冲,在深海海底形成双向运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地球的第二生物圈。热液生物群也是20世纪海洋科学的重要发现之一。1977年,也就是发现黑烟囱的两年前,人们在东太平洋发现了热液生物群。热液动物中,有螃蟹,有30厘米长的白色大贝壳,还有长着红色鳃状羽、成簇生长的管状蠕虫,等等。管状蠕虫没有消化器官,也没有口和肛门,以体内共生的硫细菌进行化学合成为生。在无阳光、无养分的大洋深处,热液生物群生存的基础是细菌。细菌依靠热液的热量和深源的硫化氢,通过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支撑管状蠕虫等热液生物的生存。管状蠕虫引来以它们为食的软体动物和鱼类,又为微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就这样,深海水底的黑暗食物链得以形成。热液生物群的发现,颠覆了人们过去对生命必须依靠太阳才能生存的基本认识。1983年,墨西哥湾深海海底,在水温只有4.5℃的冷泉口发现了管状蠕虫簇,伴有成堆的贻贝、小虾和海参等,也形成了与热液口类似的黑暗食物链。深海探索发现,不仅太阳可以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在氧化环境下制造有机物,形成人们熟知的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生物圈;在黑暗的深海海底,还存在依靠地球内部的地热能,通过微生物的化学合成作用,在还原环境(即没有氧气的同时存在大量还原性物质,如甲烷、硫化物等)制造有机物的第二生物圈。这个发现,对人们认识和探索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深入海底探索地球内部。地幔占地球体积的4/5、地球质量的2/3。但是,隔着地壳,至今谁都没有见过原位地幔的真面目。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0千米左右,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只有7千米左右,而深海地壳的平均厚度只有大陆地壳的1/5,所以,可以说深海底是距离地球内部最近的地表。尤其是洋中脊和俯冲带深海沟,是地球内部和表层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也是人类探测地球内部的最佳切入点。早在60多年前,学术界就曾经发起过钻穿地壳、探索地幔的莫霍计划,但由于对技术和经费要求过高,直到今天这项计划还是地球科学界未圆的梦。近年来,深入海底探索地球内部的需求和呼声逐年增长。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把地球看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完整系统,强调研究地球表层和深部的相互作用,认为地球内部的水、碳循环和地球表层是相互连接的,而且储量远超地球表面。可以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从深海探索地球内部会成为科学界的热点,人类对深海和地球的认识将进一步拓展。

  三、深海资源开发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深海资源逐渐成为人类探索的新热点。深海资源包括海底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能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满足人类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油气资源开发。石油是最早被注意到的海底资源之一,其经济价值在海洋经济中位居前列。全球发现的重大油气田有70%来自水深超过1000米的海域。科学家估计,在北冰洋下面储存着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尚未开采储量的13%25%。目前,我国在深海油田的勘探开发上取得了卓越成绩,建成莺琼盆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珠江口深蓝探索智能深水钻井平台,实现了深水油气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深海金属矿产开发。深海金属矿产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三大类。多金属结核分布在水下4000米到5000米深海平原的表面;富钴结壳呈层状附着在海山的岩石表面,钴含量最高可达1.7%;多金属硫化物分布在深海热液区,是块状的金属硫化物矿,成分包括硫化铅、锌、铜、金、银等。深海金属矿藏中,锰结核发现得最早。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派出了数以百计的航次前往太平洋,试图开采锰结核。但是,受限于技术条件和环境保护需要,锰结核一直没有实现商业开采。富钴结壳矿藏位置较浅、经济价值高、储量丰富。据估计,仅太平洋的钴储量就达5000万吨,相当于陆地储量的7倍。但是,贴在岩石上的结壳只有几厘米厚,开采起来并不容易。相较而言,多金属硫化物最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开采。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技术快速发展,深海金属矿产开采再度被提上日程,但是采矿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尚未找到解决办法。如何实现深海矿藏绿色开发,已成为海底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议题。

图为遥控无人潜水器拍摄到的“海底花园”。 新华社发

深海生物资源开发。近年来,海底拖网等过度渔业作业,对深海海底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改换思路、另辟蹊径,避免过度捕捞,转而着重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全球大洋大约有220万种动物、10亿种类型的微生物。探索发现,不但深海沉积物里有细菌,海底玄武岩甚至下地壳里也有微生物。这类生活在地下深处岩石孔隙里的微生物分布极广,构成了地球上最底层的深部生物群,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条件下,新陈代谢极其缓慢,寿命可以万年计算。深海生物具有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有的能适应高温高压,有的能在还原缺氧环境下繁盛,提供这些特殊功能的基因是无价之宝,可能给人类带来全新福祉。可见,基因资源是深海生物资源开发的全新方向,相关应用已经初见端倪,在制药领域有较为突出的潜力,在美容保健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前景。

  四、现实挑战与未来前景

  近年来,深海技术的不断创新,深海科学的飞跃发展,为人类进一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深海探索的拓展,海洋资源开发保护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深海探测是高科技的挑战,必须重视防范技术风险。日本万米级无人深潜器海沟号一度是世界深潜器的翘楚,却因缆绳断裂于2003年在太平洋永远消失。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防喷系统失灵等原因导致油井爆炸沉没,11人遇难、17人受伤,漏油长达几个月,造成海上9900平方千米的巨大油污带,成为损害极其严重的海上事故。这些事故警示人们,深海探索面临极高的科技风险,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可能需要付出经济、环境甚至生命的代价。深海神秘也危险、美丽也脆弱,人类大意不得,要高度重视技术安全。

  人类探索深海,也要保护深海。如何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实现深海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深海探索面临的又一个挑战。与陆地相比,深海的时间往往比陆地慢几个量级,比如锰结核百万年才长一厘米,深部生物群的繁殖周期以千年计。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质一旦进入深海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果比在陆地严重得多,可能带来不可逆的、难以弥补的损失。当前深海探索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深海科技,绝不能带着淘金的狂热竭泽而渔、挖空深海,而是应通过科技发展促进海洋的开发与保护。

  事实上,我们在深海面前还是小学生。人类在陆地尚且历经几千年才学会利用资源,从采集和渔猎进步到农耕畜牧,发展起农牧业;同样,人类进入深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深海探索只相当于中石器时代人类对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当于采集渔猎水平,未来还有很远的航程。

  我国海洋事业已经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保护重大工程扎实推进,海洋重器接连问世,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试航圆满成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水深3000米的跨越,蓝鲸1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我国全面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走深走实,深度参与并支持全球海洋治理。深耕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事业正在向海洋深处挺进。(作者汪品先: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章链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2/16/c_1130077095.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