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徐蓉: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06-27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一系列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统筹发展和安全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只有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确保国家兴旺发达、社会长治久安。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要解决好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要直面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倍加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特别是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与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相互交织联动下,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于高水平安全的要求更加凸显。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我们的目标既包含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的追求,也包含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等的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从而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

坚持系统观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动态平衡,才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系统观念就是一种整体观、全局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安全领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握好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

坚持系统观念要求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因素呈现出多样性和变迁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善于把握规律,从多层面动态地看待发展和安全,不断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动态平衡。

一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格局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安全从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要求。惟有坚持系统观念,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建立多方协同的机制,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牢牢掌握主动权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也要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只有促进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才能牢牢掌握战略主动。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广阔,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确保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不仅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而且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审时度势中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掌握战略主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构建新安全格局,都还面临着诸多需要着力破除的矛盾和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通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通过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卡脖子”问题,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通过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通过推进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等等。这些积极主动的举措,既有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维护高水平安全,更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链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28875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