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樊秀娣:“逆向考研”,促使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革新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2-10-11  浏览:

“逆向考研”成为今年的一个“热词”,值得深思。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更宽泛地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总之,“逆向考研”是指学生从较高级别高校考到较低级别高校深造学习的一种现象。

“逆向考研”之所以会引发关注,隐含了对学生“向下”考研的不理解和惋惜之意。其实,这样的想法没有必要,有的学生本就冲着“双非”高校某特色专业而去。同时,“逆向考研”现象也增加了学生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性,这种选择并非无奈之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成为成功之选,这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均有深远影响。

挑战了“学生只有‘向上’考研才是正道”的教育理念

“逆向考研”说法的出现,是基于人们认为高校之间存在级别差距的认识。在世俗观念里,学生“向下”考研会被视为没出息,甚至是“失败”的行为。事实上,这种想法没有道理。只看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对一所高校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而对个体学历身份的歧视更是一种应被涤清的陈旧观念。客观上,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学术理想、兴趣爱好、考研竞争力、学校所在地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来选择读研学校及专业,对此简单地以“向上”还是“向下”考研来做出优劣评价,颇不客观。

同时,认为学生应该“向上”深造的观念本就不符合个体发展规律。如果要求考入“高级别”高校的学生只能“向上”读硕、读博,且不说相应高校的硕、博名额容不下这么多人,单说学生能力也可能达不到要求。个体发展不能因本科入学高校级别而被“一锤定音”,只能“向上”、不能“向下”的发展理念将导致学生的自我实现受到束缚,有人会为此背上人生“失败”的心理包袱。

带来了“重视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教育理念

“逆向考研”现象凸显,虽然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但它已显示了部分学生考研、读研的多样化选择。这种多样化选择的教育格局蕴含了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当然,想让学生选择到适合自己需求的考研高校及学科专业,首先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学科专业办出水平和特色。当前,国家明确要求通过高校分类评价来促进高校科学定位、提升质量,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引导国人接受多元人才观,我们迫切盼望政策落地实施、收到实效。

重视多样化选择,还需要学生进一步唤醒主体意识,看淡学校名气、学历身份等外在条件,尝试多种学习体验。其实,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技术,已为个体学习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条件,今天的学生,能够听到世界各顶级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课程。所以,学生成才与否、发展怎样,不完全与学校教育挂钩,这也为学生更加自主地选择求学路径提供了可能。良好的教育格局,会为学生提供多元、双向的流动机会,“逆向考研”就是其中一种。

对管理部门做好引导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逆向考研”现象体现了学生对未来学习深造的多样化选择,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的是“为学历而考研”。对此,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保障考研公平竞争,同时,也要做好相关引导工作。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建议学生充分考量自己的读研目的、专业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并从报考学校的网站、相关同学处或者意向导师处等渠道了解报考学校及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抱着对自己负责并承担后果的态度做出慎重决定。学生一旦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日后便不易被外部评价所左右,学习动力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更强大,最终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其次,要引导学校苦练内功,以优质教育吸引学生。学校的水平和特色应该由学校的老师、学生共同成就。例如,“双非”高校有不少导师本身学养出众,对学生指导更是用心踏实。为此,“双非”高校应做好对此类老师的宣传推介,老师也要主动向有报考意愿的学生传递教育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治学态度和教风学风情况,把真正有志于此的学生吸引进来,潜心深造,创出佳绩。

最后,要引导社会公众重视人才的实际才能,不能只看学校“标签”和学历身份。党政机关、国家单位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只有个体拥有公平竞争机会,能够凭借真才实学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学生选择考研目标才会更加理性。

总之,“逆向考研”的学生,也能自信满满地刻苦学习,迎接未来。学生多样化的考研选择,反作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竞争,也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一大契机。

(作者:樊秀娣,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bc5f5fde63aa472a8983adad4041e534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