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国伟:认知与再实践:苏州的园林社会与地理现实

来源:   时间:2022-07-26  浏览:

苏州是一个巨大的历史现实和客观存在。面对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当代园林城市建设实践,应该先回到常识,找到路径,进而形成共识。

“园林”赋予苏州独特的文化身份。今天重新研习苏州,“园林”是一条核心路径。苏州的园林,既是历史地理现实,也融入了漫长而丰富的生活与文化实践。

我们面对的苏州园林,在微观上,是私家的人造物。私家园林是出于生活安排而建构的空间,传达的是家族观念、个人怀抱与审美个性。江南文人仕途不顺,归乡购地造园,逐渐形成世家传统,甚而引来诸多乡绅附庸和攀比。苏州园林就此形成贯通城市的空间文脉。这些历史丰厚的遗存,也就获得整体性的文化存在。

成为范式的风景。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山水是自然的存在,而园林是人工与自然的嫁接,是世俗与精神生活的复合。“园”是搭建的建筑空间,是把人的生命与身体都装进去的容器。“林”是被引入的自然空间,树木、山石、流水、阳光等,其安排又体现着人的欲求与观念。圈起来的物理空间,需要引入更为灵性和自然的东西,满足创造性和精神性的需求。

园林模糊了现实和再现之间的界限。现实是外部世界的自然,经由园林化改造,叠加了人文内容,在现实的材料元素上,创造了一个至高的、审美化的现实。这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空间再现。再现的过程就是对园林不断创造和丰富,体现人们心中对自然山水和理想家园的创造力,这是个艺术化的过程。假山水是实践活动中挪用和活用的自然,时常让它在主观判断里浮现。是人对这种空间实践的哲学和美学认知。

下图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绘画的代表人物布歇的一幅画。这幅画的前景人物的装束与造型是东方人的;背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凉亭模型。也就是说,几百年之前,中国园林的造型已被西方世界认知。

从人们对苏州的历史地理认知而言,园林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符号。下面所列的一组辩证概念(见下图),贯穿于人们的整个认知行为过程。当这些认知转换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时,就不断创造出园林社会的现实存在方式及新的意义。

而苏州园林建构中的审美基础,在于对法度的把握与控制。以上列出的每一对概念,都在讲空间建构的法度。苏州园林数千年来不断地创造观看和体验的方式。而在对这个空间形成自己判断时,无论创造者还是体验者,都是在建构出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苏州未来要打造一个更高级的“园林城市”。苏州是一个风景高度现实化的象征主义的城市,是现实、象征与想象同构的结果。苏州园林是由时间意义成就其空间价值的一个存在。

20世纪荷兰重要的版画艺术家埃舍尔的一幅作品。

这里引用20世纪荷兰重要的版画艺术家埃舍尔的一幅作品。在他所有创作中,最有价值的是用图像解析人对空间的认知逻辑。

他认为,人对空间的认知,有三种相关的逻辑图像。第一种是视觉的,就是我们能看到和想到的,而这些视觉形象在人的认知中是偶然的,是碎片化和不系统的。对直观的视觉材料,要进行理性处理,从而产生了第二种图形图像。从我们看到或寻找到的一种视觉形式开始,经过人类的理性认知思维处理,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比如,我们可以从园林一角的图像,通过心理放大,感受整个苏州园林的完整图形。但这个过程还没完成,经过理性处理之后,还要进行内化。就是从具体走向抽象,从物质走向精神,从功能走向审美,最终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这就是第三种图像,精神图像。这一系列的转型,就是从具体走向抽象,从个体走向总体。这才能无限去接近人类普遍的真理和价值。当代艺术的抽象化转向,就是受到这种认知规律的影响。

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现实的原理,但一定还有未看见的东西。也就是说,要在不断观看和体验中,形成自身的创造力。因为生理局限,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观看总有缺失,要通过创造力去转化成想象。当代园林城市实践,就是对园林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再完善,形成更新的总体性判断和审美,由风景的外观进入人们的内心,最终呈现为一种稳定的精神方式。

融入日常的移步换景。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由此,一个空间是如何被观看的,取决于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人观看的局限。为补充和延展观看的宽度和深度,人们不断创造工具。镜子、照相透视、电子设备等,就是为弥补观看的死角和隔阂而创造的工具。第二个是取决于观看的立场,身份、位置、价值偏好等,会形成不同的预设。所以,当代人应该持开放态度,包容而多元。但再有智慧的人,作为个体总是带有一种偏见,在众多偏见的集合当中,才会产生共同的认知和普遍的真理。我希望,我们能形成基于科学的认知和共识,来面对今天的苏州园林城市实践。以下五个实践维度,是当下苏州园林城市建设中,需要重视和思考的。

第一,我们要收复失去的风景和想象。苏州园林是个巨大的历史存在。数千年的实践,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笔宝贵的社会遗产,在当代人心目中,到底是怎样的风景?收复是基于历史性、地理性和人文性的传承。要把它系统化综合梳理,给苏州园林一个最好的解读和呈现。从技术的角度,还原苏州园林的美学规制和营造工艺,并赋予它当代的表现方式;从美学角度,进行文化和价值赋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可观看、可解读的美学分析路径。由此,要做好规划上的顶层设计,包括社会精英对苏州园林和园林城市的解读。当然,苏州园林总会面对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因其建造材料为砖木等,且无人在其中生活,其稳定性偏弱。战争、火灾、自然灾害等,都给遗产保护提出更有难度的要求。只有对园林的文化赋值赋能,才能超越其物质性保护,使其成为人们内心代代相传的文化恒产。

第二,要创造可审美的智化风景。智化的风景,应成为一个知识性,审美性的,系统性的风景判断,成为经典共识。实有的园林已呈现在面前,而再现性是要着力去做的。要处理好历史遗产的传承和当代再现的关系。创造可审美的智化风景,是一个知识系统化和教育社会化的过程。讲到苏州园林,人人各有各的解读,因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认知。这种状态是对的。但对苏州这座城市而言,需要营造一种清晰的社会认同。其中既包括建筑形制、营造工艺,以及空间形态、场景特征中的美学设定,还需要通过经典与审美过滤,形成大众能快速获得理解、便于传播与记忆的文本。也就是说,众说纷纭的苏州园林,需要更加明晰当代的实践路径,实现自然、人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生产。

第三,对园林空间进行分区定义。苏州园林城市建设,包括苏州古城和苏州地区的所有乡镇,要进行分区分类,做好规划与实施。以历史资源、地理特征和人群分布三个条件为依据,建议分成三个区。

第一个叫核心区,核心区首先要做好的是保护、激活和还原历史资源。核心区包括苏州古城区、一些核心乡镇以及一些重要的古村落,特别要重视生态性还原。我们过去做了很多盆景式或单体的保护,这其实是以伤害生态为前提。园林建筑与城市空间、人工和自然的复合互动,创造的是生态。苏州地区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人群环境,涵盖了园林建筑与市井生活,园林是整体生态构成中的核心。如果破坏了生态,就等于杀死了园林,使其变成没有生命的古董。所以,核心区未来园林城市实践最重要的应该要重视生态的修复和管理。设定生态美学化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第二个是延展区,延展区遵循园林建筑的基本规划,可适当放大,放宽园林建设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比如,一些重要的营造工艺、典型的建筑形态可以保留,但不要完全复制园林。假古董是最没价值的。苏州建设园林城市,并不是把苏州全部做成一个真古董和假古董混杂在一起的城市。园林建筑不在多,而在精和美。这些真实、审美的古典园林建筑,建立了符号化的审美高度,需要广泛认知和辨识。与园林城市匹配的城市建设,可以有古典建筑的元素,但千万不要大量复制,伪古董会模糊和降低大众审美的高度,也会稀释园林本身的美学浓度。

第三个是创新实践区,把苏州建设为一个古典与未来互为依存的城市。还魂不泥古,用发展的眼光,做好创新实践,合理布局规划。一个多元化的发展的城区,应该有适度的反差与混合。古典需要与当代形成反差,才越发凸显古典之美。俾斯麦改造并留给世界一个完整的古巴黎。到了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后现代设计师伦佐皮亚诺和英国技术派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在巴黎打造了一个材料结构外露、十分工业化的当代艺术中心。开始建造时,反对声浪高涨。但数十年之后,巴黎和世界各地来的人,走累之后,都到这儿寻求轻松和随意。空间审美的轻松,反而衬出巴黎的古意。贝聿铭在罗浮宫里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当时也是反对声一片。但今天到过这儿的人,会感受到古老的罗浮宫跟当代对接。这种组合与嵌入,重要的是要恰如其分。

第四,是要创建当代深度的消费场景。苏州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高级消费品质的城市。乾隆皇帝要七下江南,因为这里有吸引他的东西,吃得好玩得好,艺术享受好,风景好。对未来的苏州园林城市建设而言,虽有顶级美学品质的园林建筑,但还不够,要设计并建设与此配套的当代消费场景。一流的空间与风景,要与高品质、独特的消费内容对接。目前几乎所有古城古镇,都掉在同质、粗鄙的服务模式中。视觉疲劳,内容一律,兴趣全无。

苏州本身是可以创造高品质、深度消费的地方。首先,要做好沉浸式消费场景建设,苏州城就是一个巨大的沉浸空间,要重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态化的空间创新建设。其次,要做好内容、空间、服务模式等品质提升和形态转换。第三,要激活苏州大量人文资源,并与空间建设对应。拙政园的沉浸式游园模式有创新,但还不够,到此一游要转换为到此不走,感受和体验是多层次的。

公园一角。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苏州创建深度消费场景,涉及园林空间内容与功能转换,要把握好以下五点:

第一个,文化感知,苏州是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感知并不是抽象的,要通过具体的物和景观。

第二个,身体生成。要使市民形成归属感,要让外来者形成在地感,驻足之后想留下。消费场景是文化融合在生活中,不但要有日常生活细节,也要重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系统提升打造。

第三个,要建立和培养良好的习惯与态度。苏州未来的园林城市实践,需要让无论生活在苏州的人,还是到苏州来的人,都被这种习惯影响,慢慢渗透到行为中。

第四个,注重日常沉浸与复合消费结合。当代娱乐化的体验,需要空间美感与深度体验内容的融合,整体打造从物到氛围感到艺术衍生品。

第五个,合理使用技术提升空间呈现能力。特别是消费进入夜间模式时,技术是提升空间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但要防止表面化、同质化、低俗化。

第五,渗透性、覆盖性强的传播。教育、消费、传播一体化,要系统设计。经典文本、空间解读、从生活到艺术的呈现,这些都要渗透到教育传播和消费中。苏州园林本身就是媒介物。任何人到了苏州,都会接受强传播。首先,要非常理性、系统地梳理,形成打通教育、消费、传播的系统。第二,空间建设转型要关注乡绅。在苏州,乡绅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精神性存在,需要据此在园林城市建设中,在古典审美中间创造现代性。第三,构建大众模仿与跟随的路径。需要建构一条从文化模仿到文化认知再到文化认同的途径。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当代高品质的精神活动融合,能创造出一个属于当今和未来的园林城市。苏州园林,首先是看的,其次是体验的,然后是日常生活使用的空间。苏州城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依靠技术和人文、功能与审美的结合。人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获得巨大的精神感受时,这个城市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作者王国伟系同济大学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首席专家)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