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蔡三发:探索构建大学评价的“中国标准”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2-05-31  浏览: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大学排行榜有一百多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高校在各大国际大学排行榜的显示度逐年提升。其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影响力,提升了上榜高校的国际声誉和认可度,有利于排名进步较快的高校寻找优秀的国际合作伙伴、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和争取优质外部资源支持。但国际大学排行榜的负面效应也非常明显,例如指标设置不够合理、偏重科研尤其更多关注国际论文发表的量化比较、部分国际大学排行机构商业化运作程度较重等,其排名结果简单粗暴,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相对欠缺,不能完全反映高校的真实情况,因此也往往会引发较大的争议和质疑。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存在对国际大学排行榜过度关注的问题,导致部分高校产生基于国际大学排行榜相关指标进行改进的办学倾向,偏离了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国际大学排行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逐步淡化对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关注,在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潜心深耕。

首先,要进一步理性认识国际大学排行榜,系统淡化对国际大学排行榜的过度关注。政府部门不能再简单采纳国际大学排行榜结果并将其与资源配置、人才招聘和毕业生落户等政策相挂钩,同时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国际大学排行榜在中国业务的合理监管。媒体不应过度炒作国际大学排行榜,应客观介绍各类排名方法和不足,引导各方理性认识和使用排名结果。高校应该理性参与各类国际大学排行榜,不应与国际大学排行机构开展不合理的商业合作,要淡化对国际大学排行结果进退的关切,不过度宣传学校所处排名,不将追求国际大学排行榜相关结果作为学校办学的“指挥棒”。

其次,要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扎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高校要在服务国家中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以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要抓住培养优秀人才、产出前沿研究成果、开展有效知识与技术转化等核心任务,加快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之,要通过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一流大学内涵的“里子”,而不是简单追求“面子”上的排名和指标。如果只是追求排名,就等于追求表面,不是由内及外的美。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由“里子”再及“面子”,其结果最终也会体现在国际大学排行榜上。

最后,要进一步探索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虽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广受关注,但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以及评价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和评价体系。基于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更好引导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是办学方向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二是办学条件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队伍、优秀的生源;拥有充足的财政拨款、研究基金投入、捐赠与资助;拥有良好的办学空间、教学和研究相关一流软硬件条件,具备一流大学的文化环境。三是大学制度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追求卓越的学术体系与学术制度,建立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率先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学校贡献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增值”效应,培养出引领世界与国家发展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重大原始创新、重大应用创新,达到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要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很好地服务社会;要深化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一流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要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代表国家走向世界舞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五是学术声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及影响、生源质量及毕业生的影响、学术成就的影响、服务社会的影响、学术氛围的影响、国际交往的影响等等,这些是经过长期积淀后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底蕴。

(作者:蔡三发,系同济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063314e988be44ea939f7563c5b90cd0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